聚合支付,2014年作為舶來品傳入國內后,適逢第三方支付平臺跑馬圈地,燒錢培育市場、二維碼支付遍布大街小巷,支付場景呈現崩裂式的碎片化,歷史機遇造就了可預期的市場發展空間。在“互聯網+”的催化劑作用下,聚合支付行業不斷跨界、融合、創新,服務的價值不止于支付,迎來的了全新的發展時代。
風控是核心
聚合支付,作為第三方支付服務的補充,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是處于低門檻、弱監管的狀態。央行整頓清理不合規聚合支付機構的發文,表明了聚合支付行業逐漸掙脫市場亂象,開始步入正軌,受到政策重視。
除了提供多場景、多渠道的支付業務對接服務,風控也是聚合支付行業的核心事項。目前,i聚合在風險管理軟硬件上的投入很大,風險管理技術在業內處于領先水平,系統達到電信運營商級別的設計標準,過十億級別的平臺承載量確保了平臺的穩定性,可對抗防御絕大多數入侵行為,確保信息安全。
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從表面上看,聚合支付似乎只是簡單地把各個主流支付通道整合一次性對接給商戶。這是外界普遍認為的錯誤定義,聚合支付行業不會只局限在“通道”和“工具”的基礎層面。
i聚合的定位,從普通的移動支付接入商,進一步升級成為專業的移動支付SaaS服務商,通過自主開發的移動支付云服務平臺,為商戶提供與互聯網支付業務相關的云服務,針對合作商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深度的解決方案。
通道的對接只是i聚合的基礎業務之一,CRM系統、對賬信息、數據統計分析報表等增值服務,才是提供給商戶最重要的價值。若聚合支付只能滿足工具屬性,一旦移動支付搶灘大戰停歇,紅利期一過,銀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福利不再優厚,只提供基礎通道對接的平臺將面對被迫退出市場的境地。
從去年的統計數據看,中國互聯網支付每天的交易規模達到百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許多企業還在使用傳統交易管理系統,手動錄入交易數據狀態,這不僅帶來人力成本和時間的浪費,更無法沉淀數據,實時呈現統計信息,系統的落后嚴重拖慢企業的商業化進程。
隨著移動支付的進一步發展,商戶將更傾向于提供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的SaaS平臺,這也是未來聚合行業的服務價值方向。
合作共贏
聚合支付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碰到微信、支付寶雙巨頭和銀行系統的競爭壓力,并沒有想象中的一帆風順。去年,微信和支付寶相繼推出免費的商戶碼,略過聚合支付服務商,直接與商戶接觸。部分商業銀行也開始布局自己的聚合支付業務。
對此,i聚合認為,支付巨頭和商業銀行提供的主要是通用支付解決方案,目的是為了圈入市場份額。而針對每一個具體商戶的、更垂直深入的綜合服務方案并不是它們的目標,因為長尾市場并不是一兩家企業能夠覆蓋的。
橫向競爭,縱向合作。一個有活力的商業生態系統,需要多角色參與,最終實現共贏。
i聚合與微信、支付寶和商業銀行的縱向合作已初見成效,并逐漸發展。線下,已經為百貨商業廣場、超市便利店、品牌連鎖等行業提供交易解決方案;線上,以WAP、APP、H5等支付形式,提供相應的聚合支付SDK,逐漸覆蓋游戲、電商、影音、社交平臺等領域。
線性增長
i聚合,從接觸市場至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從支付代理商到聚合支付SaaS服務提供商,從支付接入服務到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從粗放勞動型企業到技術驅動型企業,一直秉承低調務實的態度,不斷優化客戶體驗,獲得口碑傳播,保持客戶數量的線性增長。
支付背后的價值,并非簡單的通道對接。未來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線上線下界限逐漸模糊、無現金社會逐漸深入、消費場景逐漸碎片化,i聚合亦將跟隨市場的發展趨勢尋求新的服務切入點,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方案服務于商戶。不止于支付,更在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