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小姑涼在后臺跟我聊開了,她今年剛畢業。
也跟我一樣是所野雞大學本科生,畢業后她一再投簡歷,一再被退回。
他開始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容貌,懷疑自己的能力。
她說她有接到面試通知過,可面試官一看到她就叫她回去等通知
連最基本的“為什么來這應聘”這種簡單的問題都沒有問
她說她開始有點慌了,她說是不是真的容貌決定一切,丑的人就不配活著
她說的很悲愴,我主動加了她為好友,還主動和她視頻聊天
老實說,挺干凈利索的一位小姑娘,齊肩短發,皮膚不算無暇,但也還行,沒她說的那么糟糕。視頻不到三分鐘,我就發現了些小問題,她從頭到尾都在抱怨公司有黑幕,家里不給力,父母不爭氣,問題從來就沒有在她自己身上停留過一秒,雖然她已經畢業了,可給人感覺還是跟小女生一樣,一個連吐槽都帶撒嬌的人,那么她一定是個矯情的人。
我只是一味的應和著她,總覺得會有人教她黑暗乃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選擇不了相貌但我們可以改變氣質,我們家境沒得選擇,但命運的舵從來沒放在別人的手里過。
我比她年紀小,所以在中國人的人生觀里,比你小的想的永遠都是錯的,雖然有例外,但至今例外還是改變不了這個慣例,所以我全程認真臉的聽她吐槽。
年紀越大,犯錯誤就越難被原諒,我們要在最快,以最短的時間學著適應社會的法則,適應不了被淘汰那也應該。
其實老實說,我大學四年過得雖然算精彩,但并不出彩,甚至漏洞百出,畢竟到現在我人生的簡歷上還不能寫下幾個像點樣子的字樣。大學進來前我們都是一張白紙,四年的歲月刻在臉上,印在心理,我們多多少少承認我們在一次次的離家回家過程中長大了,我們需要學著去嘗試點挑戰,爭取點利益,我們不可能在大四后還是白紙一張,一張白紙放四年,要么加上飄逸的字日后身價大漲,要么涂鴉一片日后一文不值。
曾經有個老師跟我們說,你的第一次一定要你的學生時代,在學生時代盡情的展現盡情的丟臉吧,因為就算你做得再爛不過就是讓學生們笑笑,而如果你出了學校搞砸了項目,犯了致命的小錯誤,你可能被停職,可能被停薪,可能被告,你再也沒法一笑了之,我們要經歷過無數次的歷練才能夠獨當一面,大學曾經被冠以小社會之名。大概就是用來讓我們試錯的吧。
希望我們的大學前和大學后是兩個人,希望我們四年后遇見的是最好的自己,希望我們出去后是因為才氣被錄用而不是靠顏值。
希望我們不會怨天尤人,惡狠狠地批判社會不公,而絲毫改變不了,只能默默看著適應的人成為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