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自己的優勢嘛?我們常常有一個誤區:我沒有優勢
美國人本管理大師德魯克說,大部分美國人不知道他們的優勢何在,如果你問他們,他們就會呆呆地看著你,或者大談自己的具體知識。
回想一下,提到優勢,你會認為自己的優勢是什么?
是數學、英語很棒?寫作很厲害?很會拍照,情商高?會化妝,會烹飪?時間管理大師?
不不不,這些表層的不是你真正的優勢
那我所說的優勢是什么呢?
它更加底層,優勢是一個人天生的對世界的感受、反應和行為方式
昨天提到,我們的大腦有個突觸結構,從我們出生起,突觸的數量呈指數級增長,3歲達到巔峰,此時為大腦生長的“洪水期”
如果把突觸連接比作水流,這個時期大腦中到處都是水流,兒童會瘋狂地吸收所感知到的一切
所以,這個階段,孩子的心智為“吸收性心智”。隨著年齡增加,我們的突觸在減少,但更為準確的,是突觸在自我優化。出于先天基因和后天教育及實踐的原因,有些突觸連接固化和穩定下來,另一些突觸連接縮小了,消失了。
留下的連接會繼續壯大,不再無目的地亂流,而是匯聚到這些連接,形成河流
我們不斷地按照自己獨有的突觸連接來感受、反應和思考,最終形成我們大腦的河流系統,這個河流系統會伴隨我們一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成為不了“別人”。因為這些獨特的突觸連接,決定了我們的與眾不同和不可替代
當洪水褪去,露出的是河流。而我們的優勢就是神經網絡的大江大河,承載著我們的思考、感受和行為。
而劣勢就是一條小水溝,甚至可能是無水的旱地。所以,你覺得彌補劣勢還是自我成長的最佳路徑嘛?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所以,不要再努力地成為“別人”了,你更應該成就真正的“你”
每個人都有這個河流系統,這是大腦的生理結構
相信,看到這里,你應該找到了,我們才是自己人生的總設計師
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不是直徑,而是阻力最小路徑。
順應天然優勢,才是阻力最小的成長最佳路徑。
昨天一位讀者留言,說我的文章一語驚醒夢中人,很感動,萬分感恩我的文字對你有幫助,祝愿你,也祝愿所有在成長困局里的你,學會建立優勢視角,沖破生活的牢籠,找到你的最小阻力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