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文學地圖》記錄

老舍

這是百家講壇《老舍的文學地圖》的記錄。2017.10.21

一直以來,我對老舍的印象始終停留在《駱駝祥子》作者這樣一個身份上,了不起些不過知道他還寫過《茶館》《龍須溝》《四世同堂》,反正與大多數作家一樣,始終只是個模糊的影子,大概在試卷答題時根據分數,會顯得更清晰一些。這算是個人物紀錄片吧,總共七集,從寫作背景,幽默的特點,語音上的特色,以及《茶館》《月牙兒》中人物的分析幾個角度比較完整地講述了老舍先生。至此,這個形象鮮活許多,會哭會笑,不只是一張靜默的圖片。

P1:旗人作家老舍——關紀新

P2:老舍的幽默——孔慶東

P3:悅耳的老舍——范亦豪

P4:《茶館》的文化符號——關紀新

P5:老舍筆下的新舊市民——吳福輝

P6:沉重的《月牙兒》——范亦豪

P7:老舍之死——傅光明


P1:旗人作家老舍

P1主要講老舍先生的寫作背景:旗人身份給了他寫作的文化土壤;母親獨自帶大他則給了他性格上的影響——生命的教育。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他是旗人,他是北京人,他是窮人……(雖然P7里面,舒乙回憶老舍先生的影像資料,讓人感覺兩人不怎么親近就是了)

他是正紅旗人,按規矩就住在北京城的西北邊。他的很多故事就發生在他打小生活的地方。旗人的身份也讓他“養成了在玩世不恭中幽默的習性”,也有著自己“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沉浮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里”。《正紅旗下》是他對自己身份的自省。

他由母親獨自帶大,傳承給了他軟中帶硬的性格,還有愛干凈愛花草等特質。

P2:老舍的幽默

孔慶東老師結合了老舍先生的作品來講了老舍的幽默與被掩蓋在幽默標簽下的不幽默。

早期的《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在自我反省和檢討之后,“把幽默關起來”,之后又嚴肅幽默苦悶結合地比較好的《離婚》《四世同堂》,更具思考。

老舍的不幽默有《駱駝祥子》《月牙兒》。

通過老舍自己《談幽默》來談老舍的幽默,并將他與同期幽默作家魯迅林語堂錢鐘書作了簡單比較,老舍幽默的核心價值是關愛。

P3:悅耳的老舍

主要通過語言學特別是語音的角度解讀老舍的作品。

P4:《茶館》的文化符號

用文化變遷折射社會的政治變遷。社會是什么樣的社會,看什么人最如魚得水便知。

反面人物的簡單出場,幾句話,幾個動作就是一面鏡子。特別還有好幾對父子,兩代人之間的一個對比更能顯得社會變化的走向。最后是三個尤為集中的人物形象,王掌柜,順民一輩子,秦二爺,懷著實業救國的夢,常四爺,希望活出一條路來,三個人都夢想破滅,走向“自吊”。

P5:老舍筆下的新舊市民

這集可以視作對老舍旗人身份的更深層次的剖析:身處新與老,中與西的文化沖突之中,中國人你該如何自處?《老字號》里面兩位掌柜的對比尤為強烈。中國歷史上關于東西文化優劣和中國的出路在哪兒在30年代和40年代還有兩次論戰,而且我認為這問題仍未過時,我們始終要選擇留下什么,拋棄什么,不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空洞的口號可以解決的。

P6:沉重的《月牙兒》

這一集非常震撼!母女兩代先后走上暗娼的路,不是沒有掙扎,可是最終無可奈何,走投無路。

女兒最終明白了“肚子餓是最大的真理”:若真掙不上飯吃,女人得承認自己是女人,得賣肉。

這一篇應當傾注了老舍先生很多感情吧:“母親”辛苦拉扯女兒長大為人洗衣有老舍先生母親的經歷;“女兒”更有老舍先生初戀的影子……

P7:老舍之死

最后一集,是紀錄片的總結,是老舍先生生命的終結。對老舍先生投湖場景的追尋是這個紀錄片的起源,雖然最后仍是一個懸案,但是這個追尋的過程并不白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9.11日 星期一 天氣晴 9月11日清晨音頻 各位同學,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們100天精華內容領讀營的...
    陽明AGI閱讀 263評論 0 10
  • 歲月, 以它飄逸的姿態, 輕松邁著步伐, 穿過了一個個流年。 而落葉, 以它最美的姿態, 選擇了在這個季節撒歡。 ...
    一默1520閱讀 840評論 2 6
  •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
    一顆青松閱讀 222評論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