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古典教育與未來教育》
人員:30 人
時間:2017 年 11 月 19 日(周日) 13:30-16:00
地點:廣州珠江新城
陽老金句:
教育幫助人類理解可以集體傳承哪些模因,和善惡、法律、民主這些觀念深深捆綁在一起。
教育的本質是人人交互,促進更好的信任機制誕生,并提高交互的效率。技術是機機交互,設計是人機交互。世界由教育、技術、設計,三個根本的力量在運作。
孔子時代,教育和生活是一體的,教育和職業是一體的,教育本身追求美德。孔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人格的升華,把人類一些好的模因傳承下來,今天中國至少80%思維方式來自孔子和《論語》。
現在,教育是教育,生活是生活,職業是職業。第一,教育沒有成為每一個學習者的生活方式。第二,教育沒有帶來美德,變成一個巨大的謊言,例如:心理學和生物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較低。
教育是階層躍遷的最好的杠桿。首先讓你明白自己處在社會上什么位置,已知的東西沒那么重要,去到目標位置的過程中,教育才變得更重要。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教育一定是一種生活方式,教育和職業一定是捆綁的,一定能影響你的收入和階層的位置。未來教育最重要的兩點。第一,從利基理解到全局理解,形成一個自己的知識體系圖及譜系圖,一個知識雪球或陀螺的效應,將來你才能持續的滾動下去。第二,從封閉問題到開放問題,你對這個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心,想象它還有怎樣的可能性。
通過設計場景,幫助自己或孩子構建全局理解,學習和人類美德、日常生活相關的知識概念,而不是直接說明答案。習得知識形成獨特的理解深度,構成自己的知識雪球。在不同場景下復用,理解越來越深刻,變成內隱知識。
- 主流的認知方式,也稱實驗手段,有五類。第一類,哲學家的思想實驗。第二類,數學家的符號思考。第三類,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社會科學、經濟學家的實驗科學。第四類,人類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的田野調查 。第五類,網絡科學、物理學家的計算模擬。
無論成人教育還是兒童教育,讓你和你的孩子,既掌握數學的符號思考,又掌握田野調查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認知方式碰在一起,最終對這個真實世界的認知和模擬都更深刻,思維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越來越強,這是跨學科帶來的真正優勢。
- 古典教育最小知識譜系圖,由理性思維、數學思維和美學思維構成。這三種底層認知方式始終很重要,并不隨時代變遷發生變化,只是稱呼不一樣。
【理性思維】指在人類的知識譜系圖中,大家對于很多事情達成共識,比如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最終會呈現為不同的美德,側重真善美的善。【數學思維】是符號思考,側重真。【美學思維】指詩歌音樂繪畫舞蹈藝術,構成的審美品位美學,側重美。
學習計算機科學、網絡科學、認知科學、數學、詩學這五大元學科,獲得計算思維、復雜思維、理性思維、數學思維、美學思維。
一流的創造者,普遍是能兼容多種認知方式,最典型的赫伯特·西蒙,還有史蒂夫·喬布斯的美學和計算思維都很好,這是人類社會主流的發展方向。
古典教育和未來教育結合在一起,通過五種跟生活價值關系大的學科訓練,讓自己成為每一個學科的“專業”業余選手,然后選擇其中一個學科成為你主營的職業,在21世紀會活得特別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