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回上海,冥冥之中的指引,我中間到了濟南,看望卜姐姐,也就是曾經有過兩面之緣,有過無數交集的茶人老法師。
不知為何,從第一次見面起,就有那種一見如故的親切感,和血脈相連的依存,也許和前世有關,也許都因為師父的茶而結緣成長。
終于看到微信里見過很多次的茶室,和想象中有些差距,是那種很普通的空間,甚至有點俗,在小區里,門朝北,和路邊街角的茶室有些相似,又有幾分不同,東西很多,有點雜亂,卻有一種難得的溫馨。
就像濟南,老舊古板的模樣,甚至有幾分土氣,但是,那份撲面而來的真誠親切,卻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坐在椅子上,等待和她一起喝茶,能感受到一種特別的能量,是她的空間,只屬于她的茶道場。
在我的位置,也就是茶客的角度,能一覽無余的看到茶架上有很多茶,各種各樣,但是,我還是一眼看到了師父的茶,看似不經意的擺放,于我來說,卻是很醒目的。
“說吧,喝什么茶?”她一邊走動著,一邊翻著她后面的茶,尋找著……
“姐姐,你覺得我該喝什么茶,就喝什么茶,你知道的,師父的茶,我沒喝過的有很多的……”我有些討巧的口吻,卻是滿心的虔誠,慢慢掏出自帶的茶杯,安靜的坐在茶桌邊,等待著。
“要么喝彎弓,我沒喝過師父的彎弓呢……”我看到了2016年的春彎弓,熱切的,自然而然的建議著。
“彎弓,好”,她一邊思討著說:“單株還是曼林,曼林,你沒喝過吧,這款茶,師父不做了”
“好啊,好啊”,我看著桌邊碼放的茶餅,包彎弓的棉紙已經破損卷縮,是那種開過很多次的樣子,甚至在曼林茶的紙包裝上,有透明膠帶的粘合痕跡。我慣性的拿出手機,想拍下要喝的茶名字,以便寫茶評。
“別別,我給你拿平整的,新的”,卜姐姐著急的說,我說無妨,就自顧自的拍了。
終于坐下來,一邊說著話,一邊開始撬茶,泡茶喝茶。看似極其平常的燒水、洗杯、極其普通的洗茶,以及按照茶道來說,毫無章法的沖泡動作。
但一看飽滿的茶湯和潤澤度,就知道這泡茶法力,絕非尋常茶道所能解釋,所有的茶道,無非是表演和展示的文化,而師父的茶,是需要靈性和悟到的,絕不在姿態,而是在心,在內里,在靈魂之間的感悟。
我虔誠的接過茶,默默的品嘗著,師父的茶和姐姐的沖泡。
完全無苦澀,綿綿柔柔的茶氣,潤物細無聲,輕巧的,快速的,卻十分有力的從口腔由后向上旋轉,又向下入丹田,茶去口齒留香,能量乍現。
起初是那種風輕輕吹過鮮花開遍原野的自然清香,之后再飲,苦澀加重,但消融的很快,香氣逐步下沉,黏糯感增強,花香浸潤在內,果蜜香氤氳而來,沉穩,內斂,溫潤……
再之后,黏糯感一度減少,甘泉般的清冽口感悄然而來,伴隨著果香,輕柔,恬淡,像早晨無風的湖面一樣,讓人心靈輕松平靜。
泡至十二和十三泡,茶湯依然有粘稠度,注入杯中,滿而不溢,甜美潤澤,香氣如沐,伴隨著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以及慢慢從內心升起的輕盈的喜悅感。
就像經歷了一個人的一生,從單純清香到韻味成熟,期間的坎坷苦澀夾雜著甜蜜,走過之后的淡定從容,最后是悟到之后的喜悅安詳。
茶中,饑腸轆轆,于是一起步行去附近的素食館吃素餐……
“昨天知道你能來,你不知我有多喜悅,多感動,我知道,在這條路上,我不再孤單……”她喃喃的說著,一路上親昵的擁著我,就像許久不見的家人一樣,無限的熟悉。
“你最近進步太大了,我一看你曬的茶湯,就知道你功力已經非同一般”她夸獎著我,我知道她說的有些夸大,是為了鼓勵我。急忙真誠的解釋說:“哪里哪里,是師父的茶好,我喝過的茶很有限,一看姐姐泡的茶,我就越發覺得,我需要謙卑,需要踏實地泡茶,認真地去學習。”
兩個人說著師父的茶,說著因茶而起的緣分,以及彼此的生活不易和感悟,相談甚歡,動容時,在對視的瞬間,雙目飽含晶瑩的淚花。
相擁而歸,飯后繼續說事情,繼續品茶……
這次是曼林,最初的兩泡,攜裹著所有的苦澀甜香,排山倒海而來,我被驚呆了,感覺此茶太特別,一時反應不過來。
之后突然轉換成,輕盈喜悅的歡快,澀感清淡,浸潤著果香,茶湯如淡蜜。
緊接著,又出來強勁的苦澀感,但迅速消融,如甘露滑過荷葉,由喉間輕輕沉入臟腑,茶氣充盈,口腔里滿滿的清澈茶香。
繼續喝,蜜潤甜香,山野間天地而來的自然氣息。茶氣回旋著,是一種和宇宙的鏈接感。
在之后是又苦又澀又甜香,豐富的口感,恰如再次體驗感悟跌仄起伏的人生。
慢慢的,輕盈的甜潤,很美的感覺,悟到,喜悅。最后是,伴隨著甜香的平靜,雨露恩澤之余的身心通透感。
萬般散盡,慈悲襲來,感動不已……
這款茶是一位經歷了風霜的智叟,徹悟如光,卻負重淺行。他看透世間事,行事輕盈似鳥雀,童真純凈如山澗泉水,卻又不失嚴苛教導,是一位笑佛老頑童,嬉笑怒罵之間,給人以悟道,以慈悲,以廣闊的愛……
然而我卻悲喜交集,抑制住情緒,趁著她忙于突然來客的間隙,快步走進洗手間,閉上眼睛,感受著奔涌而出的淚水,不是痛苦,亦不是驚喜,沒有任何情緒,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抒發,來自內在的自我感動和宣泄……
回到茶室,我安靜的坐下說:師父的每款茶都不一樣,每種都有完全不同的特點。對師父的茶,對自然宇宙,越來越心生敬畏和感恩。而且,越來越感覺,師父在用他的茶普渡眾生……
姐姐笑著回答:“我們太受眷顧了,沒有師父的茶,有很長時間,我都覺得活著沒有生命力……,我最近事情繁雜,感覺遲鈍,來來來,你再嘗嘗師父的這款茶”,說著將一杯泡好的茶遞給我。
入口即化開,一款很有生命力的茶,純凈如蓮花,又透著清雅淡泊的香氣,也是綿柔細密的茶氣,卻感受不到動態,悄然的滲透力,是一種少見的光亮溫和、一種平靜的慈悲感 。
我腦海里立刻浮現出峨眉山金頂上的普賢菩薩,于是脫口而出:這款茶好有佛性啊!
姐姐笑而不語,等我喝了幾杯之后說:“是單株,是師父為佛家弟子特制的茶,這種茶已經沒有了”。
我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卻深受佛性的慈悲,內心滿滿的感恩之情,無法用言語表達。
姐姐感慨的說,“夏天在上海見你時,還特別的負能量,身心都那么沉重,現在一看就很輕盈,眼神干凈,太通透了,經歷了那么多,你終于活過來了,真為你高興……”
聽著這樣的話,我喜悅的看著姐姐,她又泡了古樹紅茶,這款茶我在北京第一次拆封喝,特別喜歡,美麗的茶湯和潤澤的口感,無論身心,都是一種特別溫暖的包容和寬慰。
仔細觀察姐姐泡的茶,無論哪款茶,茶湯都是持續平穩的,沒有特別多的起伏,而且茶色如蜜,看不到水,是一種流動的透徹的能量。
整個相處的時光里,看似我在用我的方法療愈她,其實是她借用師父的茶療愈我,那種能量的流動,是看不見的手,輕輕的,不著痕跡,在無形之中,撫慰著我的心靈,又會悄然的,給予我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