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搞笑而來的綜藝節目火過一段時間之后,十幾億國民捧腹大笑幾年之后,導演與觀眾都急于換一個口味,于是注重內在豐盈營養的閱讀類節目被大眾捧在了手心。只為為你讀信而來的《見字如面》,為你講述作品更深意義的《朗讀者》,為你翻開千年前古典文學的《詩詞大會》,所有的這些都在向我們訴說,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想要與你遇見,而你卻未曾翻閱的書籍典冊。
吃膩了捧腹大笑的大魚大肉,這陣帶點“古典范兒”的風潮幾檔節目的出現,就像是擺上木桌的幾盤清粥小菜,近來大家都說要減肥增效,而這一股清流的襲來,無疑就是沖破當下膚淺“眼球效應”的一股洪流。
《見字如面》
一封信就是一場大戲,所有的劇情都寫在一字一句里,而就連一個標點,都是我心頭溫柔的情感斟酌。
《見字如面》曾經讀過一篇網絡作家蔡春豬寫給2歲兒子的喜禾一封信。作家的寶貝兒子被查出自閉癥,就像上帝在他的面前碾碎了他的心臟,蔡春豬的世界在醫生的嘆息聲中轟然崩塌,郁結之余,他只得用一份來安慰自己,以求得到些許的釋懷。
演員何冰在接到這封信的時候犯了難,巨大的悲傷襲空而來,作家卻用極具調侃的語調將所有悲傷一筆帶過,可是未落一字悲傷并不代表心口就真的溫柔,那是咬碎了牙齒擠出來的微笑,這樣一個微妙的關系不是一句感同身受就能夠真正處理好的,這是節目對何冰的一個考驗,也是何冰對自己的一個考驗。
沒人知道在上臺之前何冰曾未讀一封信努力了多少,他曾經以多少不同的情感為這封信賦予生命的靈魂,但是,最終,他的演繹讓所有人驚嘆,就連被觸動的導演都說“一直在刀鋒上走,巨大悲傷的在調侃中纖毫畢露。”
一份有故事的信就像是一整段故事,一個帶有時代背景的故事展現,沒有內心豐盈的世界是難以很好地把握其中夾雜的復雜感情的。一個人對世界的理解力全在于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水平。你見過多少的故事,就能夠擁有多少種情感,這個世界不需要急于表現的人,而需要安靜沉淀的人。
《朗讀者》一封劉瑜寫給女兒的家信令人所有人心頭溫熱。
小布谷,愿你慢慢長大。
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多少的感同身受,做母親的不會真正理解做父親的,追求財富的不會理解追求內心的,全世界都在忙著房子、車子、孩子,而你卻忘了關心你自己。不是別人認為好的就是你該擁有的最好的,不是被人定義的幸福就是你擠破腦袋該去蹚的一趟渾水。
忙碌的人出出進進,追求個性以求突出自己的存在,可是卻在效仿別人的路上丟了自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選擇怎樣的生存方式去拓展一生是個體自由。這個世界上可以有形式主義、流量小生、網紅經濟、快餐文化,但是唯獨你自己就是你自己,在這個全世界都在想辦法“吸睛”的時代,愿你能夠找到你自己,帶著豐盈的精神世界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活得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