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孩子大些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感慨兒大不由娘啊,小時候多聽話,現在讓做什么不做什么,處處跟家長逆著來。小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沒有那么強烈,聽憑家長的指令,雖然他們不愿意的時候只能哭著抗議。但是會爬會走以后,孩子想探索周圍的一切,家長稍不留神就會一片狼藉,比如廚房。這個時候若是禁止,多數孩子不會罷休,總會想辦法專空子進去。所以我的做法是先從廚房拿來一個物件(抗摔得)給寶寶,他就會放棄進廚房。因為感受到大人的尊重,好奇心被滿足,孩子便開始研究起這個物件來。
很多孩子喜歡在外面玩不喜歡在家里呆著,可是冬季氣溫特別低的時候,若還是依著孩子在外面恐怕會著涼。但是孩子呢又不依不饒的,這可難壞了家長。碰到這種情況,臭寶姑奶奶的做法值得推薦。她會先依著寶寶出去玩會,此時外面幾乎沒有其他的小朋友,然后在跟寶寶說“姑奶穿的少太冷了,能不能先回去多穿點?”。寶寶大多會同意回去,到家可別急著脫衣服,否則寶寶就會覺著你在欺騙他。這時可以想辦法分散寶寶的注意力,比如吃點東西,玩玩具或者游戲等等,讓他的想法漸漸緩和下來。寶寶也知道冷,在家玩起來了自然就不會執意出去了,何況外面又沒有別的小朋友。
有些寶寶自我意識特別強烈,家長最好不要針鋒相對,等寶寶的情緒緩和下來再商量。想讓寶寶事事順從的家長,打著什么都為寶寶好的旗號,實際上是控制欲太強烈。寶寶獨立思考選擇的機會被剝奪了,想象一下長大以后寶寶會怎么樣?孩子終究要脫離父母獨立面對社會去生存的,所以一些基本的技能為什么不早早的去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