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來了嗎?都27了!”
“好回來了!想你呢!”
“給你備了點年貨,回來了到我家來拿?!?/p>
這幾天接到好幾個電話催我,都是在期盼我早點回老家的親朋好友。
25日路上車不多,一路很順暢,120時速3個小時到家了。
回家一個大驚喜,原來以為自己又要不顧行程的疲憊洗洗涮涮弄很久,沒想到迎接我的是一個干凈整潔一塵不染的家,阿姨和媽媽在前一天幫我打掃的干干凈凈了。
嗆蟹、蛋餃、肉圓、熏魚、鰻魚、熟牛肉、年糕……親朋好友送過來滿滿的愛塞滿了家里空空的冰箱,怕餓著我,怕我沒早飯吃,因為在老家年三十到初七早餐店是關門的。正月里的午飯和晚飯,我們做小輩的要給長輩去拜年,是要留飯的。
年三十晚,闔家團聚熱熱鬧鬧在一起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魚是不能少的,因為“魚”和“余”諧音,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以前,定海人桌上的魚品種很多,但至少要用一條完整的大黃魚。最后一道甜食圓子羹,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年夜飯后,長輩開始給小輩分“壓歲錢”,晚上放在枕頭底下開心的很。然后點亮家里所有房間的燈,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守歲。
守歲,就是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為什么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家家戶戶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今天年三十了,在此祝各位親朋好友,雞年吉祥!萬事如意!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