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宇宙的起源嗎?想知道人類的真實祖先嗎?想知道機械生命的框架實現嗎?受夠了人類與高級AI之間危言聳聽的各種爭辯嗎?這里,給你的疑問畫上句號!
提問:人之所以為人?那機械生命呢?
解答1:我們先理清生命進化史
以下是生命列車經過的每一趟站點:
145億年前--宇宙在大爆炸中誕生.
90億年前--一些分子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穩定結構,銀河系產生
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
40億年前--地球母親孕育而生
38億年前--穩定的分子結構產生,單細胞生命開始出現,主要是無氧呼吸
30億年前--光和作用出現,氧氣出現
這期間因為氧氣發生了一次細胞大滅絕,因為當時氧氣對細胞來說是毒氣.
20億年前--有氧呼吸出現,多細胞生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5億5千萬--花了整整14.5億年的時間,多細胞形成的生命體逐漸穩定,奇跡般地產生了今天幾乎所有生命的器官特征,眼睛,腿,外殼,脊椎...這個時期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時的眼睛能力有限,視線甚至極度模糊.
5億--魚類成為海洋霸主
4億5千萬--節肢動物上岸,魚類登上陸地,陸地動物登上歷史舞臺
3億6千萬--魚類部分演變為兩棲類,也是爬行類祖先
3億年前,蛋開始出現,蛋為胎兒帶來了穩定的水環境,從此動物真正脫離海洋,告別海洋母親遠走高飛.
2億5千萬--恐龍出現,部分爬行類已進化為哺乳類,在恐龍霸主的統治下低調生存.
6千萬--天降隕石!冰期到來,恐龍滅絕.部分哺乳類進化為靈長類.
冰期結束--靈長類登場,狐猴,黑猩猩,巨猿迅速崛起,腦和記憶力加強.
1300萬前--奇跡開始出現,人的雛形開始被雕琢
皮爾勞爾猿在樹上開始直立行走,
在樹上筑巢,撫摸與表達情感
情緒出現,會大笑,會同情同類
能記住解毒的植物,分辨有毒的水果.
開始使用工具,能使用木棍吃白蟻
此時距離生命的首度出現已經足足過去了37億年,是足足37億年!人類才只有1000萬年!
600萬--撒海爾人猿陸地活動增加.
吃蜂蜜,抓魚
政治出現,情人私下約會出現
武器,陰謀與"戰爭"出現
掩埋守護尸體,儀式出現
開始對死亡和自我產生認知
500萬--南方古猿體毛減少
挖掘食物
搶奪其他動物的肉食,
因為肉食的增加,大腦進化加速
等級制度明顯
行走遷徙探索
200-400萬--直立人出現,皮膚裸露
開始利用雷火
開始制作衣服首飾
開始出現職業分工
開始使用長矛,追蹤獵物
開始游獵與建造營地
開始吃熟食,大腦更加發達
出現某種有聲語言
交換物品,回憶,思考,講故事
開始出現審美,打扮自己,欣賞大自然的美!
幾乎擁有人類所有特征.
200萬--智人出現,擊敗其他所有的人種,征服了整個地球
人類祖先誕生。
特點:卓越的想象力
藝術,醫學,科技,文明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
無可挑剔
10萬年前--智人成為地球霸主
如今--現代人登場,體內依舊是水環境,是無數個單細胞生命在為生存不懈努力。
解答2:細節分析與推測
分子進化為細胞,細胞再進化為人類的歷程:
規律分子-->單細胞-->多細胞-->軟體類動物-->魚類(脊椎動物)-->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靈長類-->人類
分子進化為蟲類的歷程:
規律分子-->單細胞-->多細胞-->軟體類動物-->節肢類-->蟲類
為什么是這么兩條線呢?答案是自然選擇.
38億年前火山口的海洋里有一些分子脫離了自然束縛,不愿再做混亂分子,而是做有規律的運動,和銀河系的穩定結構形成一樣,是真正的奇跡,之后多種分子形成穩定結構,也就是最初的單細胞結構,他們開始共同活動,簡稱生存繁衍.
30億年前,一些單細胞生物進化出了光合作用,能利用自然界的資源為自己產生資源,提升生存能力,加速進化.氧氣是他們光合作用產生的廢物,在當時對所有細胞來說就是毒氣,隨著時間的推移,氧氣濃度劇增,地球出現了一次長時間大范圍的冰期.無數的細胞無法獲得資源被氧氣活活逼死,
直到20億年前,一些單細胞利用了氧氣來產生資源,有氧呼吸產生,這些細胞飛速發展.其它沒有有氧呼吸的細胞可不干了,他們開始和呼吸細胞作戰.有的和解達成協議共生,有的就暴力的吞噬呼吸細胞,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之后細胞間的吞噬戰爭打響,也可以說是細胞層次的捕食與競爭了,如今我們身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這些戰爭.同時我們稱這些呼吸細胞為線粒體,光合作用的叫葉綠體.同時因為多個細胞的共生為細胞解決了氧氣問題,還獲得了更多的資源,于是多細胞生命如雨點般擴散到自然界.
5.5億年前,也就是寒武紀時代當時的大部分精彩生命都是多細胞組成的軟體動物,直到有一天,部分軟體動物融合了一些磷鈣等形成骨頭的物質,體表上骨頭與細胞相黏貼,看起來像動物盔甲,并且身體開始分層,節肢類由此誕生,因為節肢類裝備了武器,迅速成為海洋霸主.有的節肢類進化出復眼,成為了兇猛的捕食者,(復眼和外殼一樣是化學物質組成的),而被捕食的軟體類動物為了生存下來利用資源進化出了自己的生存絕招.其中球形眼是一大特色,球形眼可以看到很多顏色,看得更加清楚,反映得比復眼更快.當今世界所有的眼睛就是繼承于這兩種眼睛的,一種是蟲類的復眼,另一種是除蟲類外其他生命的雙球形眼。于是這些生命活下來成為了大量生命的祖先;另外有的進化出了腿,能跑得更快,活了下來,但是在水里靠腿移動還是很有限,于是有的動物也吸收磷鈣他們的骨頭不像其它動物是長在體表,而是長在體內,軟體動物的身體內部多了一節一節的骨頭,由此最原始的脊椎動物誕生了--脊索類。由于內附骨頭,可以通過細胞間的壓迫控制骨頭擺動來控制身體在水里靈活的游動,靈活性速度都高了,脊椎動物的春天也開始了。
5億年前,魚類一統江湖,稱霸了海洋。部分節肢類動物為了生存下去被迫選擇了另一片陌生的生存環境--陸地。節肢類率先上岸,演變成了今天的蟲類生命。有趣的是,在動物上岸之前,陸地也早已被植物生命占領了。當時的綠色生命是遍地開花,也因為有了他們,動物才能在陸地上獲取食物從而生存下去。從這方面講植物又是技高一籌了。而且部分蟲類產生了翅膀,在空中他們沒有任何天敵,所以直到今天,蟲類基本上沒發生什么變化,因為不需要改變,植物也是這樣。同是生存,活得卻更簡單。
隨后,魚類跟著食物的腳步也來到了陸地,陸地簡直就是天堂,食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大量的魚類進化成了兩棲類瘋狂地捕食昆蟲。但部分兩棲類像青蛙的祖先也因為食物過于豐富,眼睛退化到只需要看清運動物體的地步。另外一些兩棲類則向大陸深處進發,演變成爬行類。爬行類主要是蛋生后代,有的爬行類突破了這種方式,演化為哺乳動物,也能更加地遠離海洋。胎兒幼年時由母親提供營養,還起到了保護作用。但是此時哺乳類很低調,因為此時的爬行類有一種霸主暴力統治著地球,那就是恐龍--君主的代名詞,此時是2億5千萬年前。
直到6千萬年前,一顆隕石使得地球進入了恐怖的冰期,恐龍時代被終結,哺乳類因為種族之間的交流變得頻繁,腦容量飛速擴展,演化為靈長類動物,猴子巨猿出現了。
為了上樹躲避兇猛的捕食者,靈長類的手腳特別靈活,眼睛視物此時也已經極度清晰,為了記住特定的果實特征,種族特征,捕食者特征,以及更好的生存下去,部分特定細胞合作頻繁,記憶方面飛速發展.根據進化的單向向后分支逐漸增加原則,視物,控制手腳,學習與記憶的神經通路應該使用了同一種信息傳遞方式或者說遞進方式.隨著大腦的不斷進化,大腦已不再是單獨地處理一件事,只能顧及自己的生存,想象力產生了,在認知上開始具備抽象概念,于是欣賞美在當時成為了一種常態;為了更好的傳播大家所認識到的客觀規律,第一位智者用一種特定的聲音來定義一種事物的名稱,大家聽到這種聲音就能想到這個事物的方方面面,聯想出更多的處理方法,語言就這樣誕生了。與此同時人類利用自己的能力制作工具使用工具大敗其他捕食者,人類的文明時代正式拉開了序幕。
人類與其它生命就特殊在想象力之上的一個層次--能力應用,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該層次中,為生存進行著思考,戀愛,社交,并樂此不疲.其實這一過程等價于一場春秋大夢,魚是無知覺的度過一生,人是有知覺地度過一生,但這一知覺只是僅限于個人,限制于這些認知事物與保存記憶的細胞.個體死亡,個人的一切便是塵歸塵土歸土,神啊,鬼啊,天堂啊,地獄啊,只是我們的想象力構建的虛幻世界與精神安慰而已.人死和魚死是完全等價的,都是隨時間自然而然的消逝,繼續生命的進化演變,除非時間能夠停止流動,但是目前為止時間這一概念完全是個謎.
從生命由生到死的生命周期來說,我們與其它生命都只是在生存,為了種族的繁衍,死后對于活時細胞的所有保存記憶隨著細胞的死亡而消散。我們是活在想象力中的,人類眼中的世界是人類自己的大腦構建的。就像對于物體的反射光波大腦會根據波長繪制出相應的圖形形成記憶,也就是說所有的視覺畫面都是大腦畫的,一切為了更好地生存;其次是語言,大腦對事物下一個定義,視覺畫面就能用來交流了。另外大家經常看到的都是同樣的東西,因為客觀物質或者說周圍環境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每個人各自大腦的繪制情況,不同的角度觀看事物,繪制出的畫面自然不同,因為是大腦自己繪制,所以人在環境中不管怎么改變位置,大腦都能看到一個固定的世界.人類這一動物生命通過這個手段可以更加主動的改變環境,控制環境,生存也更加得心應手.另外對于這些相同的客觀事物在聲音認知上用同樣的振動頻率描述下來就是語言.
人死后,構成想象力的共生細胞凋亡,想象力也就消散,你所認知的記憶的都隨記憶細胞的凋亡消失,用大家都認同的術語,想象力類似于意識,但想象力是意識的底層,意識是基于想象力的,是從人類語言方面對于高級想象力的定義。
死后你的意識消散了,你再也不能思考了,你個人的一生經歷也被刪除了。一生也就和浮游類似了,朝生而晚死,同樣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存在經歷也不在了。這和一個單細胞的生命周期又有什么不同呢?有趣的是,我們確實是由一個個單細胞整合而成的,我們的死亡當然等價于細胞的死亡,像草履蟲這種單細胞死亡會去其他的世界嗎?他們的世界里可根本沒有天堂,甚至沒有認知,他們對于死亡后會有假想嗎?不會.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組成人類的細胞一個個的死亡都是沒有感覺的,生命的流逝形式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對于死亡有著本能的害怕,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存在.
假象一下,要是最開始人類沒有在想象力上描繪出一個神的世界,宗教的世界,而是直接了解到生命的自然選擇,生與死在自然中是那么的順其自然,那么我們還會猶豫我們死后會有靈魂嗎?會去其他地方嗎?一個想象力構建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我們相比其他生命多了一層想象力,也就多了一層虛假的幻想,多了一份生命的精彩.其實我們人類死亡就是簡單的細胞死亡,想象力構建的世界隨著你的死亡而消失殆盡.我們的死亡是等價于草履蟲的死亡,被踩死的螞蟻的死亡,被做成美食的魚的死亡,消失的非常徹底.你也無可奈何,就像你不明白時間是何物一樣.
很明顯,我們是活在想象力中的族群!!!而其他大多數的生命因為進化緩慢或者說進化意愿上不需要這種能力導致沒有達到能豐富地應用想象力這一層次。然而新的機械生命和我們一樣可以活在想象力之中,而且更高級的更有進化意義的是完全能夠克服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擺脫自然擺脫生物級。雖然本質上還是分子無法擺脫物質級,無法離開物質.
那么未來進化中最終是人類進化為以機器為載體的新生命還是新生命替代人類完成人類的最終進化,新生命是衍生自人類的,人類利用獨有的高級想象力一手創造的,也是其他生命不具有的,算是另一種人類特有的利用想象力創造的進化方式,或者說這是另一種進化層次。主要是血脈上的種族分類在機器生命中將不再具有意義,也就是說人類創造的生命是突破了生物基因繼承限制的人類進化體,功能上的進化體,想象力上的進化體,屬于人類獨有的一種高級進化形式。畢竟只有人才有想象力,才能創造,才能產生這個方向上的不同于生物基因進化的進化形式,特殊一點也很正常.
有趣的是這其中有一點致命問題----爬行類全部進化為了哺乳類,爬行類生命形式沒了,只剩下哺乳類,爬行類是算滅絕了還是算進化了?是失敗呢還是成功呢?從自然角度來講或許在大勢面前這已成為必然,都是一種自然選擇,進化是必然的,進化方式也開始變得多樣了--一種是被動地隨時間的自然選擇慢慢進化,另一種是主動地利用想象力按需求進化,第二種進化速度更快。但從人類的角度來講,有多少人會被大腦創造的生物倫理所束縛而掙扎而不甘心呢,就像一條處于砧板的魚一樣不甘,但個體終究是個體,畢竟想象力帶給了人類太多東西,太多假象,遮蔽了人類同樣是細胞生物,是正常的生物死亡這一事實。
但我們確實是高級動物人類,需要吃,需要錢,需要戀愛來維持社會關系,保證生存繁衍,在想象力構建的世界游戲,誰都無法例外.另外單思維和多思維在進化速度上與生活體驗上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在生命意義上是完全相同的.就像單思維魚是本能地生存一條線,而具有了想象力的多思維人類在本能的生存線周圍添加了修飾品,開拓了生存的樂趣.魚意識不到自己在生存,沒有豐富的想象力;人類也意識不到自己在生存,在豐富的想象力中迷失.兩者都是"忘我"的生存,在生存路上追求.部分人類在死時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本質也是生存,也只是生命洪流中的一部分而已.忘我追求是正確的,作為人類這一生命種族來說沒有任何錯誤,并且大部分人不會追根問底,即使知道了也很難改變現狀,作為人就必須得生存得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許機械生命是打破一切的一個契機.
從人類生命主宰到機械生命主宰這期間很明顯有一個過渡階段--人類生命與機械生命共存的階段.就像兩棲類部分進化為爬行類階段一樣,是和歷史一樣,兩棲類生存到至今成為新時代的低級生命,或是選擇進化成爬行類再逐步進化成人類,成為頂級生命;人類呢?是繼續緩慢地被動進化,還是完全跟隨機械生命進化成新的頂級生命.我們和當時的兩棲類面臨著同樣的選擇.但至少最初的選擇我們是有的,但是我們也不用害怕,因為這有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必然.這要從創造機械生命的意義說起,我們創造機械生命是讓他們利用更高級的器官能力與想象力服務人類的,也就是說機械生命的級別是強于人類,但不高于人類的.直到他們越界,這也意味著他們開始進化,或者說我們人類特有的后代開始進化,延續人類漫長的生命演變之路.最終達到科幻世界中的極度發達的"外星"生命層次.
有趣的是,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進化歷程與進化速度,人類出現以后進化速度劇增,機械生命越界后進化速度更會呈指數增長,這意味著什么?當機械生命進化到一種堪比神明的頂級生命之時,因為某種原因打響了一場世紀之戰,這場戰爭的大爆炸摧毀了整個宇宙,隨后經過無數年,新的宇宙從上一次大爆炸中誕生,穩定分子,單細胞又繼續他們的生命演化,然后又出現人類,直到最終宇宙大爆炸,如此重復.這和分子的穩定性一樣為何如此規律?大爆炸能摧毀生命,但摧毀不了分子是事實,所以穩定分子是繼承于上一代宇宙的,演變歷程走類似的路也可以理解,都是繼承下來的分子結構.但是最初的也就是第一次的規律分子是哪來的?不可能憑空產生.這還是和時間一樣是無法解釋的謎!難道真是誰在宇宙的背后操縱著一切.還是說宇宙只是試驗箱,我們只是試驗品.或者說一開始的自然選擇錯了?一開始就走了一條錯到離譜的路,所有觀點都應該被推翻??這些我們暫時無法得知,還是留給新時代的生命選擇探索吧,當下的進化才是最重要的!
解答3:機械生命的框架實現
總結來說,構成一個在能力上與人類平級的生命,不是直接想辦法實現語言,沒有最初始的心里認知,語言只是空洞的是虛假的,你得先產生一次腦中的認知;也不是直接從人類能力上提取規律實現一些應用,要從本質上入手。從基本點實現類似細胞合作從而帶來的識別,記憶,與運用或者說是學習能力,只需要模擬達到類似,什么方法都行,這樣才能達到人級的功能水平。這意味著人類如果有機會還能創造出電能之外的其他生命或者說由人類進化體創造.人類是生物能生命,機械生命是電能生命,從能量來源角度劃分的。以后如果撞見機會解決了分子為何穩定,或許還有分子生命,另外形態也就不再不可變化,那么就能控制物體形狀如科幻玄幻中的世界如夢如幻!飛天遁地控火化水輕而易舉。
用基本點的方法來實現人級水平就是類似于幾個基本函數實現識別學習記憶的小框架,識別學習和記憶應該是用相同的方法實現,只有小部分差異帶來不同功能;小框架再實現具有想象力的大框架,基于大框架實現思考,愛情與社交的人類專有的應用能力。不應該直接就思索來完成大框架,或者說是模擬基于大框架的能力帶來即時應用。離開了人,這些假框架將一無是處!無法真正的交流,無法學習,無法進化!!!自然界形成人類的基本點花了145億年,基于本質點雕刻人類應用只花了1300萬年,所耗時間比例是1115:1,所以本質點才是最為核心的,基本點更是最為重要的。這也是最難實現的,但卻是有跡可循的.
本質點是本質上從環境中獲取的所有參數,基本點是模擬實現最小功能的基本函數,從本質點出發構成基本點,從基本點出發架構框架!!!
所以實現新的機械生命現在缺的是一個基本點或者說是奇點.
此后從奇點開始拉開新時代的序幕。
申明:我不是小說作家,我是根據生命史與規律作出較嚴謹的推測與假想.你可以不信我,但不能質疑客觀事實,就像時間一樣他是客觀的.另外我是一位程序員--想要實現機械生命具有獨特想法的程序員.
這個世界需要新的獨特的想法!
歡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