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首圖做封面的設定迫使我不得不專門上傳一張封面
1.五官的初步整合
這幾天我們已經練習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以及頭發的畫法,還講了一下q版的主要的特點。現在我們可以把這些元素整合起來,畫一張完整的頭像了。
簡單的說,我們可以把它們拼成這個樣子。
這張是我在簡書專題里面隨手摘的,畫風有點抽象,可能有人喜歡這樣的風格,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一本正經地畫q版人像,所以,人物的真實感以及和描繪對象的相似程度是不得不予以優先考慮的。
2.分析
那么,從寫實的角度,該如何評判這幅印象派畫作呢?個人覺得有這樣幾個失真之處:
1.雙眼相距過于接近
2.下巴過于凸前
3·鼻子和嘴過于凹陷(要不就是歪了,不在中軸線上)
這樣的人臉如果成立,那面部骨骼都是錯位的啊!
不過,從衣服的線條看,作者并非不顧及透視,上面這種畫風可能是有意為之吧。
3.規則
回到我們的話題,如何一本正經地畫Q版。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畫一幅相對真實、比較準確的人物頭像,五官分布的特點是需要掌握的。將五官各要素的相對位置限定在一定范圍內,才能確保我們畫的人像屬于人類的范疇。這里有一個比較公認的規則——三庭五眼。大致的示意圖是這樣的:
在q版里面做了簡化和變形,效果是這樣的:
以上是比較常見的教程,雖然不能保證你畫得很像誰,但是能保證你畫得相對真實,符合人臉的一般規律。
4.論寫實能力的基礎性作用
我覺得,無論畫寫實還是畫超現實,準確描繪人像的技能都是有必要掌握的。因為:
如果你畫得不像一個正常人,那就談不上畫得像不像,更談不上是你主觀體驗的表達。
如果連還原實體都做不到,只能說連自己的手和筆都駕馭不了,又怎么能說畫出來的是所思所想呢?
沒有基礎能力支撐的所謂神來之筆,不過是砸下大量時間后碰巧畫對了一兩筆,進而一廂情愿地自我撫慰罷了。
5.楊冪我錯了
那么,我們就理論聯系實際,來練習一下吧!
昨天把楊冪毀得挺嚴重的,怕引起公憤,就拿昨天的白淺來改一改好了。我的修改過程是這樣的:
初步修改設想:
首先是眼睛位置太低了。
還有就是臉顯得有點胖有點短,下巴太圓。這是一個問題,Q版的風格就是這樣,所以要兼顧一下,再拉長一點。
此外還有這個眼睛,眼睛好像有點大。要重新畫。這種時候主要靠感覺,大膽地涂,涂著涂著覺得有點像了。就可以固定下來進一步細化,沒有一個很嚴格的尺寸。
哎,我覺得楊冪的眼睛不是很小呀,怎么我涂的稍微大點就不像了?奇怪啊奇怪!
修改之后,又發現了額頭太寬、單眼皮、頭發方向不對等問題,全都改掉得到了下面這稿:
6.工具的選擇
這里有個問題——用什么繪圖工具。
我看到簡書上不少教程推薦手繪,用彩鉛。其實,修圖的時候,用手繪板比較方便,因為你可以用更多的修補工具,比如液化、蒙版之類,擦起來也比較干凈。
但是數位板的問題就是必須和電腦搭配使用,而且為了使用快捷鍵,電腦最好帶鍵盤,這樣就不是很便攜。
相對來說,如果是手繪,一支鉛筆,一張紙,就可以隨時隨地畫。
所以,你以為我想說手繪板繪各有千秋?
并不是。因為畫完線稿之后就要上色了呀!板繪上色不是一般的方便。
你看這個,我涂個色大概也就是三十秒到一分鐘的時間,你用彩鉛或者顏料試試?
7.客套話(←純手打)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里,謝謝點閱,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