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非菩提樹,何來明鏡臺---古代高僧如何賺錢

此篇已發澎湃新聞,禁止轉載。
釋永信大和尚最近很忙,由于他被舉報,少林寺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借此,公眾了解了少林寺的生活。

很多人不禁會問,和尚不是應該六根清凈嗎?少林寺怎么可以開辦公司?和尚怎么可以這么肥頭大耳?還用筆記本電腦,開汽車,用蘋果手機?少林寺是不是背離了佛教宗旨,與佛教漸行漸遠。

釋永信

其實并不是。寺院從來都離佛教宗旨這么遠,佛門從來不是清凈地,和尚也多是是非人。古代的僧侶們一樣結交權貴,一樣迎來送往,一樣興辦產業。
僧侶本身是不事生產的食利階層,佛國雖好,然而僧徒們卻畢竟生活在人間。佛教徒要生活,就不能不跟世俗權力發生關系,更不得不在佛言商。
和尚何止開車
佛教初傳入,影響力十分有限,自漢至曹魏,很少得名士推重。佛教在漢代,更多作為神仙方術的一種看待,而一下佛教高僧也干脆利用占卜和方術,博取統治階級上層的歡心,以此來換取佛教的傳播。
對佛教在中國傳播有重要影響的高僧佛圖澄,就是以神異之術,贏得后趙統治者石勒、石虎的信任,據說他能聞鈴斷事,曾經精確預言后趙和前趙戰爭的勝負。他多次顯露神跡,一次,佛圖澄與石虎一起坐在襄國(今邢臺)中堂之上,正熱鬧地討論佛法。佛圖澄忽然故弄玄虛:“幽州發生了火災。”隨即取酒向幽州方向噴灑。過了很久,佛圖澄笑著對石虎說:“現在幽州的火災已經救滅了。”
石虎當然覺得事有蹊蹺,他根本不信,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驗證。誰知使者回來以后,聲稱:“大火從幽州城城門燒起,火勢猛烈。忽然從南方飄來一果黑云,既而天降大雨,將火撲滅。雨中還能聞到酒氣。”這下石虎對佛圖澄徹底信服。
幾次展現神跡的佛圖澄,令石虎對他頂禮膜拜。

敦煌壁畫幽州滅火

佛圖澄當時的地位比之今天的僧侶猶有過之,石虎曾經下令,稱佛圖澄乃“國之大寶”。考慮到他既不要榮譽爵位,也不要高官。于是讓他穿阿瑪尼,開法拉利,”衣以綾錦,乘以雕輦“,相比之下,釋永信師傅的奧迪Q7只能算商務用車。
更有甚者,朝會之日佛圖澄升殿。主持朝儀的禮官要高聲喝唱”大和尚至“,所有的官員都要起立以示尊崇。常侍以下的官員要給他抬轎子。太子諸公要攙扶著他。石虎還下詔讓司空每天早晚請安。太子、諸公每五天朝見一次佛圖澄以示皇帝的崇敬之情。
借用統治者的勢力,佛教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光佛圖澄的門徒就將近一萬。他一生走過的州郡興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弘法之盛莫與先矣”,是佛教的大功臣。
無獨有偶,唐代武則天佞佛,曾經讓高僧神秀坐著轎子上殿,自己親自下拜。


佞佛的武則天

古代佛教的高僧,比之人間的君王,權力絲毫不遑多讓。
和尚是大地主
佛教立教之初,崇尚苦修,僧侶們“持缽出丐”,化緣只以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為主,更從來沒有聽說大肆蓄田從事農業經營。佛教日益發展,信徒日眾,上自天子公卿,下自黎庶百姓,布施的資財早已遠遠超出僧侶日常所需。隨著佛教地位的上升,為一些高等僧侶實際上已經成為大地主。
南朝的梁武帝時期,皇帝深信佛教,先后四次玩行為藝術,放著好好的皇帝不做,要去舍身為僧,其實就是想要變相給寺院布施。大臣們雖然都心知肚明,對于這樣的皇帝也沒有辦法,只能先后總計花費四億錢把他贖回來。
世俗的政權掌控者和信徒不僅僅向僧侶和寺院布施錢財,甚至包括土地。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里描寫的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在真實的歷史中,其實是少林寺僧趁著李世民和王世充大戰中原之際,俘虜了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立此大功,李世民賜少林寺“地四十頃,水碾一具“。

少林寺

如果說李世民的賞賜還算有功而賞,那么很多崇信佛教的皇帝就完全是率性而為了。唐高宗一次賜給一座寺院”田園百頃,凈人百房,車五十輛,絹布二千匹“,稱得上是大手筆。大詩人王維和他弟弟王緒,都崇信佛教,由于母親過世,于是在自己輞川家中建了一座寺廟,實際是贈送了部分地產。而宦官魚朝恩,以為過世的章敬皇后祈福為名,賜田莊為寺。
賞賜和布施之外,寺院也通過各種方式巧取豪奪。梁武帝曾經強迫王騫賣田八十余頃給寺院,王騫作為顯貴尚且如此,普通升斗小民更是難以避免。
而僧侶由于享有免稅權免役權,寺院其實成了”法外之地“,而對于被稅賦和繁重的勞役折磨的普通百姓而言,把自己的地產以布施或出售的方式轉讓給寺院,只要繳納相當數量的地租,就能換取寺院的庇護,免除賦稅和勞役,不失為一個良策。而在這樣的交換背后,寺院幾乎不用付出多少代價,就能憑空得到一部分土地,還能免費獲得一批勞動力。
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土地兼并十分嚴重,寺院會占有大量土地。北魏遷都洛陽之后的短短幾年,寺院多有“侵奪細民,廣占田宅”的行為,甚至到了“寺奪民居,三分且一”的局面。在南朝梁武帝時期,首都(今南京)附近“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
佛教興盛的唐朝,唐初的僧尼有二十萬眾,他們“驅策田產,耕織為生,估販成業”。在京城長安和東都洛陽,寺院廣占田地和水碾,侵奪百姓,官府甚至都奈何不得,僧侶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社會和經濟勢力。


唐代水碾屬于特許經營,尋常人很難獲得經營權

和尚是高利貸的先驅
由于僧侶們強大的經濟實力,從事商業活動就在所難免。中國最早的金融業,就是僧侶以寺院的質庫的形式開創的。

南北朝時期,在佛寺里最早出現了能典當的機構。據《南齊書》記載,一個叫褚澄的官員,曾經用一萬一千錢,向一所寺院贖回其兄長抵押的”白貂坐褥,壞作裘及纓“。


可以看到,在南齊時期,寺院的質庫可以抵押,還可以贖回,甚至能通過親屬之間繼承契約關系,已經相當完備。
而很快,僧侶們已經不滿足于典當,寺院開始經營高利貸事業。北齊時期有個叫道研的和尚,他是濟州的僧官(沙門統),他資產巨富,他向外出借高利貸的范圍遍及一郡,甚至還借助官府的勢力幫他追債。
伯希和的敦煌寫本記錄了敦煌凈土寺僧侶的年度結賬報告,寺院的三分之一收入來自于高利貸。

到了宋代,這種質庫被稱為長生庫,已經相當普遍,一些地區幾乎所有的寺院都建立長生庫從事高利貸。

曾經有僧人毫不避諱的宣稱,”錢如蜜,一滴也甜“。僧侶毫無顧忌從事高利貸,也引起了世人的強烈不滿。詩人陸游曾經在他的《老學庵筆記》中抨擊寺院的高利貸事業”今僧寺輒作庫質錢取利“,謂之長生庫,至為鄙惡”,主張政府“設法嚴絕之”。

但其實高利貸根本不違反當時的法律,也無法加以根除。于是,和尚們把高利貸這個十分有前途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幾乎無所不貸。可以借貸的品種有金銀、布帛、糧食、油,甚至還有活物,有些寺院把耕牛借貸給農民,收取利息。
寺院的高利貸還有一個特點,利息通常高于世俗放貸人。僧侶們常常會借助佛祖的威力恫嚇借貸人,如不償還,將下地獄,永世不得超生之類,借此獲得更高額的利息。《宋會要》中一個奏折中提到長生庫利息“不止倍徙”,利息率甚至超過100%。而對于不能還錢的借貸人,寺院也毫不客氣,會向官府訴訟,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逼迫其服役來償還債務。

買賣田產,放貸典當在封建時代尚是合法生意的話,有些行為不軌的僧人甚至干出不法勾當。
武德九年唐高祖的一份詔書中提到:
乃有猥賤之侶,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茍避徭役。妄為剃度,托號出家,嗜欲無厭,營求不息......進違戒律之文,退無禮典之訓。至乃親行劫掠,躬自穿窬(偷盜),造作妖訛,交通豪猾。
一些僧侶公然搶劫、偷盜,行騙, 放貸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佛門既是世俗社會的一部分,它從來都不是凈土。或許有一些高僧真的能絕世出塵,但大部分的僧侶也是滾滾俗世紅塵中的一員。幻想著佛門清凈,不過是距離產生美,一廂情愿罷了。我們應該感謝商業社會,少林寺開設公司只是在適應現代商業文明,相比起古代僧侶們走上層路線奪人田產,放高利貸而言,已經文明太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63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9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7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65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90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9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13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8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8評論 3 36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9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45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2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90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84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35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節選自《神奇的北魏》(2015年10月,太白文藝出版社),有改動,作者:張小泱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逐步滅掉胡夏、...
    張小泱閱讀 886評論 1 6
  • 最近微博上看到一段話,大張旗鼓的離開都是試探,真正的離開是沒有告別的,真正想離開的人,只是挑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裹...
    熊熊的小屋閱讀 226評論 0 0
  • 你有沒有試過,很餓,只想吃一盤炒飯,吃的時候,想到曾經坐在對面的人,突然想流淚…
    浠瓜Yivita閱讀 86評論 0 0
  • 01 姐姐說,看到我用粉筆寫在院子里dun(山東方言,囤積糧食的容器)上的字:“2017年5月5日,新的生活,再見...
    不止藝評閱讀 644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