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這部口碑兩極化的片子,之前看過程耳導的《邊境風云》,片子很不錯,遂對程耳好感,于是對《羅曼蒂克消亡史》抱有期待。
《羅曼蒂克消亡史》確實驚艷了我,老實說剛看完第一遍的時候云里霧里于是又重頭翻了一遍才算一知半解,片子的細節及其考究,情節和內容飽滿,演員的挑選和表現老道、到位,配音非常接洽,影片的技法也足夠達到一個高度。
關于片子的細節考究就不詳說了,知乎上很多討論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636810), 片子的配樂一流,尤其是小六離開上海途中的那首 《Take me to Shanghai 》,以及《where are you,father》,加上左小詛咒的靡靡嗓音,不得不說配樂很棒。
下面說說令大多數人看不懂這部片子的原因---技法。
1.人物關系和角色的表現復雜。
很多評論說看不懂這部片子,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片子里的人物和關系按照網狀構造,似乎每個角色都是主角,以至于感覺內容看不過來,如果沒有仔細梳理的話,的確很難把握其中的主次關系。(理這個關系圖花了我3個小時。。)
一般電影講述故事的方式都是線性的,以某個主人公的成長為線索,其他人物表現虛化,一切都是為主角“量身定制”,但是這部片子中雖然每個人都和陸先生有關系,但是并不因為陸先生某個階段性的需要而突然出現和消失,其他人物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復雜關系,他們彼此構成了一個網狀的關系,每兩個人之間都有故事,所以整個片子的故事量變得很大,這種網狀的分布式構造方式比線性更具挑戰性。
2.時間線被切斷打亂。
片子中的幾個時間點:1934、1937、1941、1945、1949被打亂次序展開,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難,在原本網狀的人物關系網中把時間先后順序錯開,加大了理解片子的難度。
3.情節刪減。
外放出來的片子中有多處刪減,比如小六被淺野下藥變成啞巴,所以她才在后面一直沒有說話,陸先生最后獲得淺野是臥底的真憑實據是小六寫的信。這些片段的刪減讓情節間的跨度變大,稍不注意就理解不過來。
最后說一下這部片子的高潮部分,淺野奴役小六的片段可以視為整個片子的高潮。
小六這種漂亮的女人被如此蹂躪,她那張絕望流淚的臉以及身上的和服,表現出她原有的美好和追求全都破滅了---羅曼蒂克消亡;而這部片定性為一部諜戰片,這個片段通過一個女人小六的絕望和黑幫大佬陸先生的不知情表現當時國家的低態---國家正在滅亡。
片子不錯,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