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昨天的文章末尾說我要續《父親》那個小說,其實我有點吹牛,是想把大話說出去變成動力壓迫我。
事實上是那個小說我寫不下去了,我寫不下去的理由當然很多,比如家事繁累,人情打斷,身體不適......但更重要的是:我才華不夠。
一個才華不夠的人還長了一顆牛犢子的心,無知無畏地撞上去,然后發現前面都是大老虎,懵逼了,傻眼了!
這種感覺怎么形容呢,很刺激?很崩潰?很后悔?說不上來。
總之很難受。
但我不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啊,被封號網紅六神磊磊說過一句話: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
我決定天崩地裂滄海桑田??菔癄€也要續完它。
可說續談何容易,我連我寫過什么都忘了,我就從頭去讀它,還做筆記,人物關系,人物名稱,出生年代......
你們見過這么別致的”作家“嗎?
我一讀不要緊,媽親親,怎么寫得那么爛!我每看一段兒就罵自己一句:“好傻逼”,“好幼稚!”“好啰嗦”。我是怎么容忍它在我公號里恬不知恥地趴了好幾個月的?
真的,它照一個好小說的標準差得太遠太遠了,語言,架構,人物形象......那簡直也不叫一個小說,應該叫它:我給你說點事兒,你別當真。
看著自己的孩子這么不成器,我的心在滴血,開始懷疑它還有沒有續下去的必要。
有個出版商朋友跟我說,你寫成什么樣子我都給你出,賺錢的書你可以找別人,賠錢的我包了!
這話聽著好感人。
但我能那樣做嗎?我能出一本自己都看不上的書嗎?我能忍受出一本讓別人替我賠錢的書嗎?我是個虛榮的人沒錯,但我不是個可恥的人啊!
我很焦慮。
我在我的小院兒里轉圈兒,我趴到黃瓜架下去看黃瓜,小黃瓜很悠閑地在曬太陽,我去看西紅柿,西紅柿在淡定地等著變紅,我去豆角架下翻豆角,麻的,密密麻麻的葉子,就是沒長豆角。
我坐在臺階上瞪著他們,為什么我要過這么焦慮的人生?為什么我不能像小黃瓜那樣隨遇而安,不能像西紅柿君那樣悠哉地等著變紅,不能像豆角秧那樣什么都不長還心安理得地活著?
我都三天沒見我的小魚兒了,我每天只吃一頓飯,我晚上睡覺特別害怕,我的頭很疼......我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我望著哥哥閑置的這個小院子,在這里,我曾和奶奶度過很美好的幾天,我給她洗頭發,扶著她過臺階,把她的手帕晾在衣架上......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我望著天上白云的回望過去,過去的生活是我的財富,每當我遇到困頓的時候,就想自己的從前,想自己曾經怎樣一個個挺過那么多難關。
對于苦熬著把一件事情做好,其實我有很多經驗。
比如我剛到村里的時候,連公章和黨員都歸誰管我都不知道,比如我剛生小魚的時候,衣服都不會給她穿,比如我剛到北京的時候,口袋里只有800塊錢......
那些事我很快就都做好了,凡事怕用心。
同時我還知道一個道理,看不上過去的自己,說明是自己變好了。
上高中時,我特別喜歡一個新概念作文大賽選手的一篇文章(名字早忘了),那篇文章登在一個雜志上,我專門把它剪下來用膠布粘成一整版,然后收藏在心愛的筆記本里,那時候,我時常拿出來讀,讀一遍,贊嘆一遍,心想我什么時候也能寫這么好?。?/p>
很多年后我收拾東西,翻出了那篇文章,我興奮地跟姚先生說:“哎呀,這是我以前特別特別喜歡的文章,寫得特別特別好,作者真是太有才氣了!”
姚先生好奇地把那片破布一樣的文章拿過去看,看完他哈哈大笑說:“你什么水平?。窟@種文章你也視若瑰寶?”
我把文章搶過來,臉上很是掛不住,我氣壞了,你瞧不起我喜歡的文章就是瞧不起我的審美,我懶得理他,拿著那片破布躲到一邊又重讀了一遍,然后發現那篇文章竟然真的......不咋地了。
我氣呼呼把那文章團巴團巴扔進垃圾桶,姚先生嘲笑我,你怎么扔了?你不是很喜歡么?我說我現在也不喜歡了,好奇怪,為什么當年感覺那么好的東西現在覺得那么差呢?
他說那是因為你的水平變高了。
好像是這么個道理啊。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看見過去的自己會罵,比如過去穿的衣服,寫的字,畫的畫,甚至愛過的人,罵自己當年怎么那么傻、那么笨、那么low。
發現自己過去很low,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想到這里,我不難過了。
人生如攀梯,爬就好了!
我去續那個小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