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雜談】用多維度思考驅動進步

版權聲明:本文原創文字和攝影作者為戴德文,無需授權即可轉載,但務必注明文章作者。

我們往往習慣性地抱怨自己的生活平淡無趣,沒有美麗的模特,也沒有美麗的風景,可以供我們作為攝影創作素材。

可惜,這種抱怨于事無補,因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呈冪律的概率分布的,根據二八法則可知:20%的人擁有了那80%的人所沒有的優秀資源。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客觀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有時需要我們多角度去觀察、多維度去思考

攝影也是如此。

你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便記錄下了你對這個世界的某種角度的觀察。如果我們不嘗試多角度去觀察和思考,我們很大概率上看到的、拍到的人或物都是普普通通的、大家習以為常的,它們本身或許很美,但由于司空見慣,人們對它們可能早已產生了“審美疲勞”,產生了一種定性思維。

而我們的大腦對雙眼捕捉到的新鮮、刺激、有趣的影像更加印象深刻,所以我們在一個地方待久了會膩,對身邊的事物也漸漸視而不見。我們之所以喜歡去別處旅行,為的是尋求更多新鮮的、有趣的視覺和感官體驗,以滿足大腦的“欲望”,即便那個地方在別人看來也早已是司空見慣。

舉個例子。這是花園里的一朵花,這張可能是我們最常見的隨拍:


1

你可能覺得這花很美,可惜拍出后卻讓人看不出它美在何處。

當然,也有人可能是這樣拍的:


2

或者這樣拍:


3

可能還有更多的人干脆就是這樣——對花兒視而不見:


4

而如果你多嘗試幾次,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更佳的角度:


5

我認為,其實攝影也沒有那么多所謂的秘密,不必一味地去追求那些所謂“刷爆朋友圈”、“攝影秘籍”技巧,因為那些可能只是表象、“術”層面的東西,今天可以總結10條技巧,過一段時間,你還可以總結出20條拍攝技巧,而且只要你愿意,還可以不斷地總結出更多的技巧。

我們需要追求的是,透過那些表象,由外及里地抓住更本質、更普適的規律。而逐漸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可能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處。它不僅局限于攝影,其它領域也同樣適用。

我們不能只是為了拍攝而拍攝,而應該在拍攝過程中不斷觀察、不斷反思:

它美在哪里?還有沒有更好的觀察角度?

看到一些感覺喜歡的攝影作品時,也多問一下自己:

為什么我認為它美?它哪些地方打動了我?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學習?我當時拍攝時的想法又是怎樣的?

帶著這些問題去觀察、歸納、總結,一旦我們底層的思維得到了改變,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就會變得大不一樣,我們因此獲得的進步也一定是全方位的,而不僅僅局限于攝影技術的提升而已。


往期文章瀏覽:
掌握這些“高頻小套路”,你就是攝影達人!
【干貨分享】如何玩轉HDR攝影?
行攝志(六):暮色東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