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8、9月份到現在,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光。我總是尋思著,是時候該寫點總結了。這一年里我遇到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心態有著很大的變化。廢話不多說,來談談我在這一年當中認識到的我認為最重要的幾件事,也許,對于職場新新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事:(排名不分先后)
1要有上班和下班的概念,要懂得勞逸結合。
這幾年來,經常看到青年人猝死或者抑郁的新聞,感到嘆息的同時也更加珍惜生命,生命是革命的本錢,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我們應該激情滿滿地工作,但是不必總是“用生命在工作”。
應該說,我是一個工作狂,所以一開始我是沒有這樣的概念的,直到幾年前我去參加一個心理學講座。講師講座結束之后很多人圍著她問問題,原定是允許三個人提問,結果現場觀眾異常熱情,絲毫沒有要結束的意思,這時候她斬釘截鐵地說,對不起,我的講座到此結束,如果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想要咨詢,歡迎你們在我的工作時間到我的咨詢室找我,我現在要回去休息了。那時候覺得她很高冷,直到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發現,懂得區分工作和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長期過度勞累,壓力過大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這兩點也同時是誘發抑郁癥的重要原因。一個愉快、輕松、愜意的周末其實是下一周馬力十足工作的前提,哪怕是機器,也是需要保養的對吧?合理地安排工作時間,懂得平衡工作強度,我們才能走得更遠。也許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很難絕對做到區分工作和生活,但是,這樣的理念心里要有。
2工作開不開心比掙錢更重要。
幾年前,我在學校的社團里擔任一個部門部長的職務,當時遇到一個難題——不斷有人提出要退出這個社團,要退團的人當中有一個我們都比較看好的學弟,而他說了一句讓大家都很難忘的話:你們總是說,你們這里很溫暖,你們是一個大家庭,可是,我感覺這里除了開著的暖氣,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讓我感覺到溫暖。事實上,我們的確有很多地方需要反思。
工作,很簡單地說,就是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第一眼看起來,最重要的應該是工資,然而,誰也不愿意每天苦大仇深地去上班對嗎?如果說工資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留在一個地方工作,那么工作開不開心,團隊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能否長期在同一個地方工作,決定了一個組織,一個公司能走多遠。
3年輕人不應該斤斤計較,不管是在金錢上還是在做事上。
跟很多學生在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學生有一個習慣,她會在金錢上跟你算得很清楚,哪怕只有幾塊錢——如果他欠你,他一定要把錢給你;你欠他,更不行,他會想方設法要回來。我想這跟學生黨沒有經濟來源有很大關系,但是,這絕不是一個好習慣。
人與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沒有必要錙銖必較,適當的禮尚往來才是王道,人與人之間是在互相麻煩中加深交往的。當然,這句話不止適用于金錢,還適用于做事。工作的過程中偶爾會接觸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對你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對不起,這不是我的職責!對不起,這是你的事情!對不起,這不關我的事……面對同事,任何事情只要超過他的職責1厘米他就一定要推出去。事實上,工作當中,團隊的默契配合能讓事情事半功倍,除了很過分的請求,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舉手之勞,確實沒有必要斤斤計較。很多時候一個愿意吃虧的人,往往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很好的人緣。
4不要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這件事發生在幾個月前,當時我寫了一個稿子,是跟同事合寫,前半部分是她寫的,后半部分是我寫的。我提交給自己的領導的時候只檢查了自己寫的那部分,沒有檢查她寫的那部分,恰好,領導發現,她寫的那一部分里有一個很明顯的文字錯誤。領導找到我,問我怎么回事,我第一反應是,這是她寫的,不是我。結果被訓了一頓,領導說了兩句話,第一,稿子經過你的手,你就有責任,不可推卸,這就叫做責編;第二,出了事故首先想到找別人的責任,不是一個好習慣。對于一個組織來說,如果出了事,大家都在忙著互相推諉,這絕對是很致命的事情。責任,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5學習和成長比掙錢還要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在阿里工作,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知道,阿里有個外號叫“九九六”,意思是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周工作六天。阿里的人真的都那么忙嗎?是的!這并不夸張!深夜經過阿里會發現房子燈火通明,大家都在加班,而且很多人是自愿留下來加班。在雙十一的時候,阿里的部分員工會直接住在公司。盡管這么累,他們還是激情滿滿!為什么呢?后來我的朋友給了我答案:在阿里,大家互相稱呼對方同學,上層提倡有問題當面說,非常排斥背后捅刀子,新人進入阿里,同事都會主動幫助他提升自己……朋友說,在阿里激情滿滿地工作,因為那不僅僅是工作,還是在學習,成長比掙錢更重要!讓自己變得值錢比每個月掙了多少錢更重要。
6寬容比嚴苛更有影響力。
我曾在學校的合唱團待過,可以說,合唱團的那段日子是我大學里最精彩的一段,而她之所以讓我那么熱愛和懷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寬容,我們的指揮——老大很寬容。
因為合唱團是非音樂專業的學生組成,所以新團員剛進去的時候都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跟上老團員的步伐。我作為新團員的時候,每次都非常緊張忐忑,老大總是說,不要緊,別害怕,放輕松,慢慢來。
實際上,后來我們了解到老大頂著的來自各方的壓力很大,但是他展現給我們的總是一副淡定從容的姿態。與合唱團相比,我所知道的另一些社團,有聽說上一屆的人對下一屆的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有在食堂就聽到所謂社長在訓斥小干事的,還在學校里,氛圍已經跟公司很像了,結果呢?就單說我了解的這幾個社團來說吧,人員流失非常快,留下來的人基本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以后來的人……因此,我想,寬容比嚴苛更有影響力。(不過,此處要做一個補充,寬容要有分寸,也很有講究,寬容不是縱容。就個人而言,我更傾向于認為,好的公司應該恩威并重,好的領導如是。)
7物質是情懷的基礎。
這個想法來自我的一個同學,當時我正經歷一個月一份工作幾份兼職還是入不敷出的階段,我很糾結要不要離開,于是找她商量,我說我覺得現在的單位很適合我啊,我很喜歡這個氛圍啊,我覺得自己可以學很多東西啊。然后,她連問我幾個問題我就懵逼了:你那個公司有跟你定好正式工作之后的工資了嗎?(沒有提過)你現在每個月倒貼錢在工作,你能生活得下去嗎?(赫然不能)你想好你之后每個月收入為負數,你要怎么在杭州立足嗎?(完全不清楚)你現在連房租都交不起,談你的理想,談你的成長,有意義嗎……朋友斬釘截鐵的說,工作完全不談錢那是耍流氓啊,筒子!
8個人的小習慣可能造成大問題。
很早之前,我曾經同時給多家公司投過簡歷,當時,很快我收到了最想去的一家公司的筆試通知,結果,因為粗心,我居然忘記了筆試時間,就這樣硬生生錯過了。然而,并沒有補救的辦法。我在生活中是一個很粗線條,很“二哈體質”的人,但是這幾年,我因為自己的不良習慣吃了很多虧。最近一年以來,我努力改變了一些小習慣,比如,沒事要給手機充電,保證自己容易被聯系上;比如,給別人發完信息也要注意查看別人的回饋等等。
9勤奮和踏實比聰明更重要。
在我的上一份工作當中,我剛開始是非常有激情的,可是隨著工作的熟練以及對于工作的種種情緒的積累,我越來越隨意和懈怠。做事馬虎,開始得過且過,全然沒有了剛開始躊躇滿志的樣子。我的領導在幾個月前讓我去看他寫的一篇文章,文章里提到了怎樣提升自己,怎樣學習,有很多他的切身體驗。然而我只是匆匆瞄了一眼就過了。直到我工作了已經半年左右了,我的領導突然問起,我讓你看的那篇文章你看了嗎?你為什么還在問我一些重復的問題?你問的問題那篇文章里說得很詳細。為什么同樣的錯誤,你一直在犯?我當時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然而我的領導一句話讓我啞口無言:勤奮和踏實比聰明更重要,如果你夠勤奮,你來這里半年應該已經是一個很合格的撰稿人了……(直到現在這一份工作,我越發明白了這句話的重量)
10完美主義是卓越的天敵。
前幾天我寫的一篇文章有很多人留言開罵,我還是把留言放出來了。我的一位朋友問我,為什么呢?干嘛要放出來?我說,罵呀,papi醬一開始不也被罵得很慘嗎?你看現在大家多喜歡她?(→_→罵我我才能有進步啊)感謝以前那么完美主義的自己終于開始學會用成長的眼光看問題。
以上是我這一年的工作總結。期待一直在成長和進步的自己。你是我見過的最懶的人,是一位前輩對我說的話,講真,后來想想,真的很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