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弋人
算來已有近兩年沒來克拉瑪依了,晚餐照例是在"辣幺妹"享用清湯抄手,帶著還未散盡的美味和漸濃的暮色,信步來到克拉瑪依河的起點—九龍潭,頓時被河灣美麗的夜色震撼了,不顧舟車勞頓,就沿河邊步道向下游友誼橋而去。
寬闊的人工河床上湛藍的河水靜靜地閑躺著,各式彩燈不停地變換著色彩和圖案,裝點著寧靜的夜色。一輪滿月已悄然掛在河對岸低低的夜空,不小心會把她當成了河燈的一員了。
最讓人興奮的,要算河面上靜靜地散發著醉人氣息的橋了。分布于城區河段上的石拱橋、混凝土橋、鋼結構橋,造型各異,夜燈點綴,猶如一條五顏六色的彩帶。
你看,有具有寬闊健壯身板供車輛通行的,有具有流線型窈窕身姿供游人通行或擺弄造型的,有依勢盤旋如巨龍翹首斷于河心的,有羞羞答答藏于樹影、閑于河灣的,有獨跨河岸居高臨下、傲視群雄的,有陪伴岸邊林立高樓小巧商鋪、甘做點綴的……
單是其位置、其體態、其氣韻就可以讓你目不暇接、驚嘆不已了,可還有閃爍有序、七色斑斕的夜燈,還有徐徐而過、乍暖還寒的夜風,還有影影卓卓、錯落有致、芽孢待發的花草樹木……
不論是哪種姿態凌河起舞的,也不管是何種用途而立于此長于斯的,在夜色中,都競相散發著獨自的芳香,展示著無盡的魅力,都跟河水中自己的倩影一起,勾畫著或飄逸或沉穩的輪廓,渲染著如夢境如幻覺的意境,恭候著攝影者一次次按下快門,等候著寫作者一句句吟誦著詩詞曲賦,與欣賞她們的歌者一起低吟,隨凝望她們的舞者一起靈動……
一路上,散步的人群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有健身目標明確、旁若無人、快步疾走的,有似閑庭信步、不緊不慢、走走停停的,有以散步為名、心不在焉、東游西逛的,有拉一二好友、暫忘事業、傾述衷腸的,也常有青年男女、白發伴侶并肩在路旁靠椅上休息的,是他們給夜橋蓬勃朝氣和多彩生命,也是他們享受著以夜橋為主角鋪陳的迷人的光和影、形與神。
如果說,這橋及其與橋共生的水、與橋為伴的花草樹木、與橋同放異彩的燈是在園林藝術扎堆的蘇杭,或許你除了欣賞和贊嘆以外,不會想到她們的神奇及其與她們有關的智慧和魄力。
因為這橋及其家族是在西北邊陲的戈壁荒原,因為這里原本是狂風恣意、飛沙走石、滴水就干的戈壁荒原,這橋不論生長成什么形態,都應該為之鼓掌、為之喝彩,何況她們又是那么或偉岸、或妖嬈、或磅礴、或玲瓏。
坐落在我國唯一在戈壁荒漠中建成的人工河—克拉瑪依河之上的橋是幸福的,她盡管沒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嬌艷,卻受到小城市民以及像我一樣流動的旅者的深深的喜愛和珍惜,她們又是無私的,與河一起給缺水的克拉瑪依帶來綠色和生機,構成西部最靚麗的夜景。
不知不覺間,來到了我這次游覽的終點—友誼橋,她是進出克拉瑪依市老城區的門戶,據查證,她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斜拉鋼索橋,在河南岸林立的高樓大廈映襯下,顯得那么小巧、別致,就像美麗少女頭上的發夾,輕輕攏著如秀發飄逸的河。
在回賓館的路上,我一直沉浸在這種美麗夜色中,卻也對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石油人更多了幾分敬重,他們不僅奉獻青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更有魄力改造惡劣的自然環境,在祖國西北戈壁孕育出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