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媽媽又去沙坪壩辦事情了,有事做,就是好,心里才不會空蕩蕩的。我們所有的安全感,都是來自于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啊。
很想出去走走,或者跟家人朋友打打電話聊聊天,其實就是想出去玩兒了。可是昨天才出過門,而且每天早上都出去活動了一次,一來這樣就出去得比較多了,二來也不太想出去,每天早上出去了就該滿足了。
其實外面也是人煙稀少,稀稀拉拉的,并不熱鬧。給同學打電話吧,其實他們也差不多,問問又如何呢,還不是沒有自己的事情做,才會總想著去關注別人。
02
每次媽媽走的時候,心里就會感到空虛和害怕,說白了,就是自己內心不夠堅強,沒有自己的正事做,經常被媽媽的喜怒哀樂和行為影響。
每次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時候,一個人獨處,自己過得怎么樣呢?獨處的時候,真的不愿意浪費時間。但其實我也需要有人在身邊守著,甚至是監督著。因為有人的時候,感覺更容易自律。比如在學校,大家都在學習的時候,學習就更有積極性,而放假了,校園突然空蕩蕩的時候,不到幾天就會感覺到自己似乎比之前懶散了,學習積極性也沒那么高了,想出去玩兒了。
03
始終覺得自己自律和獨處做得不夠好,內心的基礎不牢,很容易就感到空虛,很慌。
想想小時候,可都是自己一個人過來的啊,還有高中的某個假期,那時自己一個人過得多么充實啊,那么勤奮學習。估計是因為那時還有學習目標,有學業要完成吧。
雖然現在仍舊有,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情況不同了,生活夾雜了更多的瑣事。而且也長大了,更是面臨成熟的季節。
04
覺得自己真是奇怪,人多的時候會躲起來,一個人待著,做自己的事情。沒人的時候,又覺得空虛害怕。精神不夠獨立啊,把太多的安全感寄托在外界事物和人物上了。
《遇見未知的你》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要向內尋找,向內求。是啊,只有找自己的原因,找內心深處的不安,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改善自己。
生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最平凡也最重要的就是一蔬一飯了,這樣才能活著,健康地活著。然后還要有自己的工作,或者熱愛的事情做。既能與人群共舞,也能在獨處中倍感充實。我解讀不了生活,但我會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