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覺得自己中了社群學習的毒,上個月,報了好幾個班,有上個月結束了的,有的這個月開始的,有要這個月底左右才開課的,還有是17年才開課的。報這么多班是因為第一個學習的班讓我感受到了它帶給我的好處,于是開始接二連三的報。
說實話,對于報班學習,現在門檻太低啦,一百多塊錢就能報一個以月為單位的學習班,對于這塊,我覺得,不用急著去報,同類型特別多,雖然錢不多,但還是權衡后再決定是否去。
我從開始的盲目到后來能夠冷靜下來,也是源于自己看到越來越多關注的平臺在開班,好像這成了一股新的風向,有教寫作的,有教運營公眾號的,有教英語的,有讀書社群,有學辦公軟件社區,讓人眼花撩亂,在我報錯一個班,明年還得硬著頭皮上,以及沒規劃的報班導致月底資金告急后,我開始從新審視自己。
我把自己報的班看了一遍,好在我沒有堅持最初的想法,重復報同一項技能。我還記得我報的第一個班,是21天寫作,進群之前,深知自己基礎差,當時的想法是,沒事,第一個班學不會,就同一個人連續報,報一年,總該會了吧?我花一年的時間去追那些比我厲害的人去,到時候沒準能追上他們呢!
21天下來,我重復報同一個班的念頭徹底打消。是的,我基礎確實差,有人功底好。可人家功底好是有原因的,不僅知識量比我多,還比我勤奮,最關鍵的是什么?是寫作的這東西,不是靠報班就能寫好的,關鍵是自己要去多練,多看書,多積累。如果水平差,輸入少,還不愿意練,別說一年,十年都不一定可以。寫作的技巧,該說的也說了,以后也是大同小異,自己也可以通過去看書之類的方式去了解,雖然有人幫忙,會走的快一點,但自己不走,靠別人推是不行的。
寫不出來就會開始感受到自己知識量不夠,開始有針對性的看書,可是書看完了,重點在哪都不知道,一本書下來覺得哪哪都好,偏偏哪哪都記不住,于是開始看群友推薦的如何閱讀的書,但很奇怪就是看不進。
又看到另群友分享一個拆書寫書評的班,3人以上可以8折,于是跟著去報了,這個班是10月下旬近月底開始。自己繼續折騰,然后,聽了李笑來的分享,覺得寫書評是個非常有效的輸出,就去看我關注的書評人怎么寫書評的,看的哪些書,非常巧她轉了另一個書評人對于閱讀的文章 ,在里邊我看到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比群友推薦的簡單一點,于是照著書上寫的方式,做了第一份用心的讀書筆記,然后開始真正有效的閱讀了。
月初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公眾號開始教零基礎寫作,我又想去,但我的資金有限,想讓卷毛幫忙,卷毛問我,是什么班?怎么最近我報的這么勤快,會不會抱太多了,因為已經報錯一次了,我的理性開始回歸,于是我自己想了一下,把上面的課程看了一遍,回顧了一下我學的課程,覺得有點大同小異,對于現階段的我來說,可能需要的不是技巧了,而是怎樣把現在的技巧運用好,如果運用成熟后再出現問題時可以考慮去報這類班級了。
后來,又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公眾號,要開班的消息放出來,我特別激動,也特別感激自己上一次的理性,讓我有了這次選擇的余地。這是一個跟邏輯思維有關的,因為首班價格便宜不說,還限定人數,這個公眾號的運營者親自教學,特別特別想去,然后特別巧的是,在發放名額的時候,我看了手機,然后很快付款,搶到名額。昨天上了第一堂課,受益匪淺!
我不知道我報這么多班是想有方向的提高自己的技能,還是某一種隨大流的焦慮;但我知道,不是說上了一個課,我就學會了什么技能,而是我能感覺得到自己的變化,每天都能讓我對自己的了解多一些,能感覺到自己的成長;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好,是最大的用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