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雨清澤
讀完這本書的第13章,我大致弄清了這本書的結構是總——分——總,這樣一個層次。
開篇第一章在水平進步和垂直進步里,提到了全球化和科技。在第12章又單獨弄出了個小標題詳細對比“全球化和科技”。這么說吧,美國人是很重視科技創新的。可以參閱凱文凱利的《必然》。
“科技是在這個全球化世界中逃避競爭的唯一方式。”書中這樣寫道。
我的理解是,科技不是逃避競爭,而是在競爭中取勝的法寶,很大程度上,科技越進步,越代表了創新。
在第13章中作者提出了創業公司該考慮的7個問題。
摘錄如下。這么說吧,每一個新創公司,都該考慮這些問題,而且,我覺得也是對前面的總結。完全可以不看前面的章節,直接學習這7個問題,這樣可以省時間。
1.工程問題(你的技術具有突破性,而不僅僅是稍有改進嗎?)
2.時機問題(現在開創事業,時機合適嗎?)
3.壟斷問題(開創之初,是在一個小市場搶占大份額嗎?)
4.人員問題(你有合適的團隊嗎?)
5.銷售問題(除了創造產品,你有沒有辦法銷售產品)
6.持久問題(未來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嗎?)
7.秘密問題(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其他人沒有發現的獨特機會)
思考一下,這些問題只不過作者分析的細致了一點,秘密問題和壟斷問題可以合并在一起,思考。有相似之處,如果你有獨特機會,就可以壟斷啊。
第14章,只告訴我們特立獨行的個性是驅動公司進步的引擎。
和你一起創業的伙伴,你們一定要文化認同相似,否則很快會有分歧。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尤其是新創業公司。
有些事情在起步階段就必須做好。所謂“基礎決定命運”
牢牢把握所有權、經營權、控制權對于投資者非常有利。
第七章的標題是“向錢看”,有點吸引人的味道。開篇拿出馬太效應,指出錢能生錢。馬太效應:“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有奪過來。”
冪次法則,是1906年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叫“80-20法則”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值得思考的事情“你做什么并不重要,真是徹頭徹尾的錯誤。”你應該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而且在這之前先要仔細想一想未來這件事是否會變得很有價值。(這是我從第7章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話,而且按照這個行動思考,將來會受益匪淺)
為什么人們不去探索新的領域?一是漸進主義。第二是規避風險。人們害怕秘密是害怕犯錯。第三是自滿。第四是扁平化。
相信秘密才是探索有效進行的關鍵所在。
只有相信并探索秘密才能發現常規之外的,近在眼前卻不為常人所見的商機。
在本書的結語中,作者提到了未來的四種模式,未來將興衰交替、未來將穩定發展、未來人類會滅絕、未來加速騰飛。但無論有多少趨勢可以追蹤,未來都不是自行發生的,在未來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景中做出選擇,是無所作為、還是盡力而為。我們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未來會更美好,而是要今天努力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