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文是一塊聽聽上9.9元付費項目,由于沒有征得老師的同意,在此姑隱其名。
? ? ? ? 寫作本身是有方法的。如果亂寫,即使每天堅持也可能效果不佳。比如到健身房健身,一個舉杠鈴非常簡單的動作,如果沒有教練的指導,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正確的方法。而寫作比健身復雜十倍以上。所以今天的分享,主要就是圍繞自己關于寫作的經驗和方法。
? ? ? ?老師做過互聯網運營、公關、乙方公司的負責人等,現下很多人為了跟老師聊天談談寫作,甚至愿意付每小時2500元以上的費用。因為很多人都認識到了寫作的重要性,但就是寫不出來好文章。老師自己總結自己一路走來,工作的切換、好朋友的聚集,都與寫作有關,所以也是這么多年一直堅持的。
? ? ? ?首先是閱讀。這是一個輸出與輸入的關系。有人說,1千字的輸出、需要十萬字的輸入。當然可能只是一種夸張,但也強調了輸入的重要程度。
? ? ? ?閱讀的第一個問題是分類,它分為研究性和消遣性兩種。消遣性的閱讀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雖然很多人讀書是屬于娛樂性。
? ? ? ?研究性閱讀,是為了給自己長期發展的一個定位,就是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你希望別人談到你時候的用一個什么樣的標簽。這就是研究性閱讀的初衷。
? ? ? 老師個人關注的是科技和互聯網評論和分析,一半寫文章都發表在科技類的平臺,極少寫生活,這樣幾年下來就會有讀者期待著他的文章。持續的研究行動,會積累一定的勢能。而且會幫助你更好地分配精力。比如當有10本想讀的書在面前,自己持續關注和研究的那個領域的書,自然應該首先閱讀。現在社會信息海量,比如單微信公眾號就有1千多萬,如果沒有特別關注和研究的一兩個領域,會被信息晃花了眼睛。而自己有一個清晰的標簽,這個標簽也會積累,會被別人記住。當然,個人專業的積累需要長時間研究。
? ? ? ?閱讀的第二個問題,頻次。其實這不是問題,理論上應該是每天1-2小時,老師剛開始形成閱讀習慣是辭掉工作在家,每天都保持6-8小時的閱讀。閱讀這個時間需要每個人根據不同的情況來自定,比如等公交、睡前、早起等,應該每天保持。
? ? ? 閱讀的第三個問題,質量。就是要挑最好的、高質量的閱讀來源。一般來說出版書都是作者、出版商篩選過的,比網上的文章質量要高些。閱讀的品味決定輸出的品味。那么什么樣的是好的、是高質量的。可以選擇比較知名報紙、雜志的專欄文章,然后定位到一些特定的作者重點閱讀。持續的高質量閱讀達到一定程度,篩選的能力就會加強,然后更加從容的選擇優質材料。
? ? ? ?優質的品味很重要,他決定了你的讀者讀到的什么。很多時候寫出來的不好,很多可能是因為吸進去的都是垃圾。英文的資料里面垃圾可能會少一點,占領信息上游很重要。中國的互聯網要比10幾年前老師開始閱讀時好的很多。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盡可能選擇高端的閱讀材料,加以篩選閱讀。記住輸入決定了輸出的品味。
? ? ? ?其次是筆記。筆記不光需要記,而且需要定期做整理。與師老師約談的人大概有1%的人堅持做筆記,然后其中一半的人會進行整理。
? ? ? ?有一個道理,說好東西是聰明人下笨功夫做出來的。這就是匠人精神。記筆記就是這個笨功夫,是想要成功的人必須經歷的。
? ? ? ?老師自己基本上每讀一本書,都會寫讀書筆記,一篇大概6千-2萬字不等,大部分時候都是1萬以上。剛開始讀紙質書可都是直接抄書,確實挺考驗人的,但堅持下來,受益匪淺。
? ? ? ?記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吃透書中某個概念,學會一個好的例子、記住一個新的邏輯推理等等。比如“公地悲劇”的概念,是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它聯系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更加鮮活的成為自己腦子中的一個概念。記筆記幫助我們在某個領域進行垂直的扎透行動。所以它是既笨拙,卻又有效的方法。
? ? ? ?而且像記讀書筆記這樣枯燥的工作,記第一本第二本可能不會有效果,但20本以上的話就會要效果。記筆記是一個產出的過程,會使人的大腦產生興奮感,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所看到的知識和概念。
? ? ? ?李敖曾經分享他的寫作經驗,其實是記筆記的秘訣。他買書都是一買兩本,每讀完一本書都肢解掉,把有用的東西裁剪下來制成小卡片歸入他的資料庫中。他的資料庫就是他所有筆記的檔案,分類特別細致,他的腦子只需要記住關鍵詞。寫作的時候只要按圖索驥,關于這一個問題的浩瀚資料就是展現在面前,寫作就變得非常的簡單。現在手機、筆記系統非常好,如果使用的好,會更加高效地收集整理資料。
? ? ? ?現在老師每天8-10小時都在外,每個月只能讀2本書,但筆記是毫不含糊的,按照原來的習慣一直保持著。
? ? ? ?第三關于話題。話題應該是隨時隨地可以獲得的,當靈光閃現的時候一定要記錄下來。每個人都會時不時蹦出來一些新的點子,每每這時候把他記下來,然后過幾天進行判斷。把每天冒出來的想法都記下來,寫在本子上就成為一個目標,就會讓人對這一目標保持敏感,然后圍繞這個進行思考。
? ? ? ?持續的關注一個話題,一周下來,通過閱讀、交談、觀察并加以思考積累的素材,很可能就可以完成一篇文章了。到了周六逼著自己寫東西的悲慘經歷就可以避免了。
? ? ? ?寫作是建立在前面三個問題的基礎上的。但寫作的訓練方法一定要正確,這能夠保證自己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上,不會出現大的差錯。
? ? ? ?有這樣一個故事。江蘇一家賓館的前臺服務生,突然有一天覺得自己應該在全球最好的媒體當記者,不是南方周末,不是什么社、什么日報,而是紐約時報。而這時他英文還不好。從有想法這一天開始,他堅持每天翻譯一篇經濟學人的文章,每周花大量時間做好準備找一個老外聊天。經濟學人翻譯了半年之后,他就基本上可以用那樣的風格寫文章了,然后他先去一家國內媒體當記者,幾年以后真的去了紐約時報,而且他參與的一篇文章還拿到了普利策獎。
? ? ? ?翻譯,是一項特別有效的訓練寫作的方法。一是需要理解原文,二是質量有保證,三是不會走偏,四是要用中文表達出來。但怎么知道翻譯對不對呢,用中文版對照,比如FT就有中文版。
? ? ? ?沒有正確的方法的練習可能帶到溝里。怎樣才能避免呢?大概有三種方法,第一就是翻譯。翻譯需要尊重原文。有人說不帶自己的觀點會不會成為別人,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因為每個人的經歷、閱歷不同,走過了新手上路的階段以后,一定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個方法就是記讀書筆記。讀完一本書應該寫點什么,哪怕是摘抄。第三個是找一個老師。這需要有相當的投入。如果有條件可以應該首推這個方法。如果沒有老師,翻譯是一個不錯的敲門磚。因為翻譯時尊重原文對于成年人來說并不容易,這也會幫助一個人進行輸入、輸出的重塑。很多時候,成年人學一門技能不需要知道why,只需要how就可以了。選擇權威的雜志、保證文章的質量,就可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