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5 ? ? ?談談看書
? ? ? ?我給自己制定了讀書的計劃,每個星期看一本書,一個月是四本書,一年至少48本,為了更加有效的吸收。每看一本書,遇見好的文字會記錄下來。看完了,會寫一篇總結!那是給自己的!
? ? ? ? ? 曾經一段時間,進入一種誤區。針對有些人一年可以看兩百本書的人,我真心的佩服!比如臺灣作家蔡志忠,半個小時可以看一本書。我自己思維現在達不到這個境界,思維有些慢半拍,他可以半個小時把書看完,我不行。半個小時看完一本書,腦袋需要轉的很快,這也是種能力,我在修的路上。 個人認為看一本書的價值是到最后自己吸收了多少,運用了多少。而不是只是看過。反而經過自己思考的東西,記憶會更加深刻。
? ? ? ? ? 可以每年看兩百本甚至兩百多本這樣子的人,我很羨慕。曾經還刻意加快看書速度,拉長看書的時間,投入更多精力,結果!把自己弄的疲憊,對知識的領悟和專注的程度大打折扣。
? ? ? 最后書看完了,整個頭都是大的。不知道大家都沒有這樣子的經歷。反正這樣子的感受我不喜歡!我在問自己,我為什么而讀書,為什么把自己弄的這么累。為了讀書而讀書嗎?完全失去的看書的快樂。這不是我想要的。能夠感受到自己內心的小著急。這樣子不好!
? ? ? ? 于是自己放慢的速度。沒有那么多壓力。有良好氛圍,這樣的看書過程很享受,最主要是帶著心在看書!專注且投入。看書時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書也慢慢融入自己的世界觀!影響著自己的世界觀!多看書是沒錯。可是不要變成一種負擔和壓力!更不要是比較!看書不在數量的多少,而在于領悟的多少。不在數量而在質量!人生也是一樣,不在于你跑的有多快。而需要你走的穩。于是我不在匆忙,不在盲目的羨慕。而是跟著自己的心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看自己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