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對于貧富差距和幸福程度都有自己的理解。因為我們的出生環(huán)境、生長時機和所遇到的人或事的完全不同塑造了我們自己的一套看待事物的價值體系。
? 我曾以為世界的樣子要么等同于我生活的樣子要么高于我生活的樣子。
? 但是,當一個個鮮明的承受著許多壓力卻依舊樂觀的形象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只能感到慌亂至極、不知所措。這些形象大多來源于農村,他們有著和城市里的人不一樣的生活軌跡。日夜忙農的父母可能不再直起腰,還處于懵懂的弟弟妹妹同樣承受著另一種壓力,上大學的哥哥姐姐過著快樂充實但與另外一些人不同的堅強生活。一幅幅真實的農村家庭生活寫照猛然鋪展在我的眼前并令我無法逃避地看完。
? 這是剛剛經歷過一次學校助學金班級評選后的我寫下的文字。助學金指在校貧困大學生可以根據家庭情況申請的助學資金。其分為三擋,分別是一年4000,一年3000,一年2000。一班六人按一檔一人,二擋兩人和三擋三人得到。而我們作為同班同學就是最直接的決定人,決定著誰能獲得并且獲得多少。投票結果出來后,從我個人角度看是不精確的,“熟人優(yōu)先給熟人投票”怕是成為了一部分對票數的影響因素。而我,恰恰也落入了這種情況的亂網之中。
? 結果已成定局,所幸大趨勢沒有被改變,這讓我心里的罪過減輕了一些。
? 我希望將來的我能夠比現在成熟,不僅在于情感方面,更在于要最先使眼鏡成熟,成熟地可以看到更多事情,成熟地可以看的更真切、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