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越來越多的人在聊詩和遠方,打開朋友圈,有的朋友在旅行,有的在看電影,有的在品茶,有的在聽音樂會。生活確實是有詩和遠方,而今天我要講的這個故事,一下子把生活拉倒現實,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和雞零狗碎。
早上媽媽打來電話,聊天之余,說起老家有個遠方親戚家發生的糟心事。婆婆和兒媳婦大打出手,鬧到了離婚的地步。據我所知,小夫妻兩個人感情一直還不錯,很少吵架,如今卻走到這般田地。
這個故事發生在農村,女主人小A的老公一直在城市打工,她在家照顧2歲的兒子。小A和婆婆的關系一直不好。婆婆一直覺得85后的小A太懶散,不愛做家務,做事情也慢,總之是看哪哪不舒服。而從小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A覺得婆婆理所應該給自己幫忙帶孩子,做飯,而且在自己家里還要什么事情都聽自己的。
這種日子就一直這樣磕磕絆絆的過著,在重男輕女的農村,母以子為貴,小A覺得自己給這個家里生了個兒子,是個功臣,全家就應該伺候著,而婆婆覺得嫁到我們家里來就應該聽我們家的規矩。之前聽說關系很僵,這次終于爆發,婆媳大打出手,小A跑回娘家,娘家人覺得自己女兒受了欺負,而婆婆覺得被兒媳婦打了氣不過,所以四個老人堅持要離婚。
聽到這里,我簡直不可置信,婆媳二人,竟然因為這些雞零狗碎的事情大打出手,實在是荒唐。畢竟一家人,竟然鬧到如此地步,我一直覺得因為老人而導致離婚的夫妻實屬情商低下。而聽到這個故事,又很無奈,在那樣的那環境和老一代的傳統觀念中,我們沒辦法去評判某件事情誰對誰錯,只能說,但凡有一方知道退讓,也不至于鬧到如此地步。
我沒辦法理解小A的思想,明明相處不好,自己又不上班,為什么非要關系不好的婆婆照料,為什么覺得生了孩子就要邀功請賞,你自己也是女性,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我也沒辦反理解那個婆婆,為什么嫁到你家來就一定要聽你家的規矩,關系不好為什么不躲的遠一點,自己的兒女也不一定就能給教育好了,為什么非要把兒媳婦教育成自己想象的樣子?
無奈之余感嘆,農村有些傳統的理念實屬可怕。婆婆非要要求嫁過來的兒媳勤快孝順,守家里規矩,三從四德,而作為自小在家沒做過家務的85后的兒媳婦還想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矛盾僵化也是早晚的事。
婆媳關系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難題,尤其是孩子出生以后,上班的小夫妻無暇照顧孩子,只能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兩代人本來觀點就不一致,再加上對于孩子教育觀點的沖突,很難相處愉快。別說婆媳,就是親生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也會有沖突,何況關系本就微妙的婆媳呢?大家畢竟是一家人,要想相處愉快,生活平和,只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生活不止詩和遠方,最終還是要回歸正常的生活,一日三餐,菜米油鹽,可是姑娘們,即使如此,也不要害怕,生活中需要寬容和理解,對別人少要求,凡是看的淡一些,多溝通多理解,實在和老一代人三觀不同,也可以盡少的避免相處,我們都沒辦法改變任何一個人,沒有必要賭氣而鬧得大家都不愉快,從而毀了自己的生活。生活,詩與遠方也好,柴米油鹽也罷,畢竟是自己的生活,只要用心去經營,即使一日三餐和柴米油鹽也會過的有滋有味。
姑娘們,讓我們鼓起勇氣,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左手一日三餐、柴米油鹽,右手歌酒花茶、詩與遠方,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