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迷上了看《朗讀者》,只因在下著小雨的時候,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聽到了徐靜蕾朗讀的《奶奶的星星》,我對徐靜蕾了解不是很多,甚至沒有看過她演的一部電影作品,只是聽說她是個文藝女青年。她讀起來的時候聲聲哽咽,也能感受到她在強忍著,可是從那聲聲哽咽中我能想象她梨花帶雨的樣子,那字字句句中流露的情--對奶奶的愛。我最喜歡一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把人的氣質與詩書聯系起來是再好不過了,就好像在雨天品一杯茗茶,微雨翩翩,茶香悠悠,雨的清涼和茶的淡香混合讓人心曠神怡,這是一種絕妙的搭配了。
? ? ? ? ? 可能是因為自身沒有那種由內而外的氣質,所以每逢遇到散發這樣氣質的人,總是免不了要一番贊嘆與羨慕。“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世人萬千種…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這是一句來自電影《怦然心動》里面的臺詞,是贊美愛情的相遇,可我覺得,不光是愛情,就我們本身普普通通的生活而言,遇上這樣一位有氣質的人,成為這樣自帶光芒的人,而不是個平庸的人該有多好。
? ? 當然,“不忘初心”卻又是最難的,在我們年少的時候,不諳世事,就像一塊美玉,全身剔透無瑕,思想是那樣純潔,可是,誰又不會長大呢?上高中的時候,最討厭的是副食店里的售貨員,她們幾乎都是學校老師的妻子,開始的時候,作為小女孩,對她們總是羨慕的,因為丈夫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自己也就賣賣貨,況且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一些稚氣未脫的學生,整日有書聲瑯瑯,在青春洋溢的校園中可謂是歲月靜好。但是,這些女人卻渾身透著一股世俗之氣,她們大都是35-40歲的年紀,頭發要么是黃且直,要么是黃且卷,都要搞得油光可鑒,然后穿上皮衣,皮鞋,噴上點香水,在店里趾高氣昂的走來走去,一副唯我獨尊的樣子。 ? ? ? ? ? ? ? ? ? ?論常理,不管她們是哪位老師的妻子,我們都應該叫她們師母,我們想象中的她們應該是受了詩書熏陶的,總該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學校買東西是刷卡的形式,于是我們師母為了蠅頭小利露出她們粗俗的嘴臉,能多刷就多刷,當我們與他們理論時,她們用那種大人不屑一顧的眼神白了我們一眼,并且理直氣壯地說:“不買拉倒!快走快走!”,就好像她們面對的不是稚氣未脫的學生,倒象街頭的乞討者,那種眼神把我內心的厭惡激發出時的感受,我一輩子都忘不了。我也發誓,長大絕對不做這種刻薄的人。每次聽見這群女人在討論著自己外出各個國家,似乎學業有成的孩子,還有她們混出名堂的同學,我都不敢相信,難以想象這樣低級趣味的人為什么會跟那樣優秀的人扯上關系。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我的個人偏見,優秀也好,平庸也好,與個人的道德修養又有多大的關系呢?這些本不該成為我們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喜歡林徽因,她的“人間四月天”讀來讓人神清氣爽,她的愛情留給后人無窮的遐想;我喜歡楊絳先生,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最愛那句“我不與任何人爭,與任何人爭我都不屑”;如今,我最看好的是董卿,她就像是一朵白百合,氣質溫婉動人,現在的美女很多,才女也很多,但是董卿只有一個,每次從她口中念出的話語真的想風兒一樣撫慰人心,她知性,優雅,大方,但是這樣的董卿也有不能觸的過去。談到父親對自己小時候的苛刻的教育,她總是不由得流下眼淚,這時候的她從舞臺上的一位女神變成了一位女兒,展現的是自己成名前的疼痛蛻變,冷暖人生,這樣的女神卻更加動人。無論是《詩詞大會》還是《朗讀者》的主持,都讓我們看見了一個滿腹才情,情感細膩的董卿,讓人不由得被吸引。
? ? ? ? 關于讀書,我只是在初級階段,但我知道不能停,沒讀書的時候,我就像是在深海中的一座孤島上存活,我只有恐懼,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目光短淺。讀書在短時間或許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多現實的功利好處,但是至少讓我們明白世界很大,大到平時讓我們難受得想死的瑣碎變得不值一提,難受的人很多,但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當你讀到這句話時有所感,這就是好處。人的氣質慢慢改變,你所讀過的書都會為你的氣質添分,“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