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新人來到公司 ,同事們總是會熱情的對我們說“有什么問題隨時問我。”
但真的什么問題都應該問,都適合問么?
怎樣才是提問題的正確姿勢呢?
一、正確提問的重要性
提問題是個小事,但也能展現一個人的素養(yǎng),逐漸形成提問者的個人品牌。來到一個新的團隊,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是很有必要的。即便不能建立良好的品牌,至少不能給人留下一個不帶腦子,一味索取的伸手黨印象。
想看干貨的同學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
二、拒絕伸手黨
拒絕伸手黨的標簽,就靠以下三點了:
1、自己用心就能解決的事情不要問。
具體來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類似問題:
“要寫本周工作總結了,我前幾天都干了什么,你能給我說說么?”
“昨天我提交給你的報告里總結的錯誤原因是什么?”
“前天你發(fā)我郵件規(guī)劃的流程是什么?”
......
相信被我們問到的同事一股火直沖腦門。
也許會得到答案,但我們的損失會更大。因為這些問題暴露了很多缺點:
工作不用心——自己做了什么工作需要別人告訴我們么?
不負責任——自己寫的報告內容自己不記得,卻把責任放到別人身上。
不尊重自己——自己寫的報告,自己都懶得再看一下。
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別人辛辛苦苦寫好發(fā)給我們,看都沒看,自己都不尊重別人了,別人憑什么幫我們?
懶——自己動下手翻下郵件,或者計算,歸納就能解決的問題卻依賴別人。
試用期就留下這些印象,真真是得不償失啊。
不談個人,這些問題對整個團隊來說都是損失,是沒有任何好處而絕對有壞處的事情,因為增加了“內耗”。自己5秒鐘就能解決的問題,結果牽涉了兩個人進行了兩次溝通才有結果,或者還沒有結果,降低了效率。工作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如果整個團隊都這樣,可想而知這個團隊的工作效率有多差,一個效率低的團隊是不會有前途的,也是不會有錢途的。團隊里的每個人都會成為“內耗”的受害者。
也許有人會問,會有人問這么簡單的問題么?我們可以沉下心想一下,也許不是例子里的形式,有沒有問過這類自己用些心,自己負些責,自己動下手,自己動下腦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只能說在不止一次遇到這類問題后,我現在的情緒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能算是一個意外收獲么?
2、能夠百度、google、sogou到答案的問題不要問。
我們遇到的問題,很小的幾率是開天辟地第一次。更大的可能是歷史上已經發(fā)生過多次,解決了多次,有很多前人準備好了答案,靜靜在網絡某個角落等著我們。只需要動動手就可以找到他。
另外,這個年代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攤事情要做,沒有誰是我們的助理,8小時待命專門回答我們自己動動手就能解決的問題。拿到問題,想都不想直接拋給同事,一方面對同事不夠尊重,另一方面真的有浪費別人時間的嫌疑。最重要的是我們又錯過了一次練習“搜商”的機會。
3、別人給的資料,不要沒看完,沒看清楚就提問。
還沒看完一遍,問題就拋出來給同事了,我們可能錯過了就在下一行的答案。
看完了,沒細想,問題就拋出來給同事了,我們又錯過了一次練習自己歸納總結能力的機會。
靜下心,認真看完,理解透徹,以確認的方式向同事提問,即尊重了別人,得到了答案,還練習了自己的總結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真的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啊。
我是干貨的分割線
三、向同事提問的正確姿勢
1、謙遜和誠懇絕對是有幫助的。
在這個看臉的世界,也許受制于硬件條件,我們的顏值很難再大幅提升,但我們謙遜誠懇的態(tài)度絕對是有提升空間的。
有禮貌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謙遜且誠懇的人肯定比態(tài)度惡劣的人更容易得到幫助。
2、清楚描述問題。
首先要清楚的說明問題。沒頭沒腦的幾句話,即便別人想幫也幫不了。具體描述時可以使用5W2H工具。(不了解的同學可以練習一下自己的“搜商”。)7個參數可能不會全用到,用到的描述清楚就好。5W2H原則在寫計劃書,策劃案的時候也很有用,建議大家多練多用。
不需要說很多,簡潔就好。節(jié)約別人的時間。解決的問題所需的時間越短,我們就越容易的到別人的幫助,畢竟大家都有各自的任務。
不要有錯誤。錯字,錯的數據,一方面對幫助我們的人造成誤導,另一方面自己對自己的事情都不用心,憑什么要求別人用心幫你解決。記住,每個人都愿意幫助認真,努力,愛思考的人。
3、說明你的思路。
樹立我們的形象,我不是一個妄圖不勞而獲的乞討者,不是來浪費別人時間的。我已經在尋找答案的道路上前進,并為之付出了努力。
運用“搜商”進行百度、google、sogou后,告訴同事我們遇到這個問題后學習到了什么,現在進展到了什么地方,問題卡在了哪里,有幾種待選解決方案,各自有什么特點。我傾向于哪種解決方案。也許有同學會覺得:“天啊,如果我能做到以上這些就不需要提問了?!澳敲垂材惬@得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現在提問,就是為了以后能夠不再提問,為了以后能夠成為解答別人疑問的大神,所以在這里提問的思路,也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每一次提問,都是一次自己解決問題的練習,相信大家在同樣的時間內,會有更多的收獲。也許我們最初無法做到確定傾向于哪種解決方案,但是至少要試著思考這個問題。
草率的提問,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回答。認真的提問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收獲,并盡快能夠獨立解決問題,進而實現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轉變。
4、不要要求別人給出完整答案。
可以是提示,可以是思路,但不是完整答案。畢竟自己的問題還是要自己解決的,幫忙不等于代替。我也確實見過有提問的同事把問題拋出去之后就當甩手大爺,再問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很自然的說“不是交給XX處理了么?”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就教給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工作之后怎么就忘了呢?
5、問題解決后,向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發(fā)個信息。
向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發(fā)個信息說明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并再次表示感謝。當然,不需要長篇大論,簡要說明就好。讓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都能從幫助這件事獲得成就感,滿足感。相信我,對下一次的提問一定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