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周清包子鋪已然成為了包子鋪中的佼佼者,在全國各地都已經開了66家連鎖店。
18年前周清還只是一個剛來杭州打工的農村男孩,一窮二白。在杭州打工的日子比他想象的還要難很多。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城市,想要安定下來是件比登天還難的事。
周清每天白天都在外面找各種招人的廣告,每天去無數個公司,店鋪面試,可是每次都是失敗而回。晚上周清和另外一個人擠在200一個月的極其簡陋的地下室里。從周清到杭州打工已經過去了3個月了,但是他卻還沒找到穩定的工作,身上的錢都已經用完了,現在的他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這天晚上,他餓極了,但是他沒錢買吃的,只能睡覺,在夢里他夢見了奶奶做的包子,皮包餡多,一口咬下去,鮮美的汁便彌漫了整個口腔。夢到這里,周清醒了。他突然有了一個靈感――開包子鋪。把奶奶的味道傳遞給更多人。
有了這個想法,周清就有了方向和動力,他在找兼職的同時也在找面粉店,豬肉店和調料店。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說服了他們。他白天同時做很多兼職存了一些錢,后又找了朋友借錢。終于他可以開始做了,和面,剁肉,調味,包包子,蒸熟,可是他怎么做都做不出奶奶的味道,他有些挫敗,終于給奶奶打了個電話,聽了奶奶的秘方,他終于做出了奶奶的味道。
做好之后周清開始找顧客,他凌晨兩點就起床,做了好幾籠包子,到了五六點就到上班人最多的地方做促銷,給新顧客免費品嘗的優惠,剛開始沒有人來,他就使勁吆喝,慢慢的人就多了,品嘗過的人都覺得包子的味道很好,有奶奶的味道,于是慢慢的,吃了一次的人都來周清這買包子了。幾個月之后,周清有了一些資金,就找了個好地段,租了個店鋪,命名為“周清包子鋪”又雇了一起住地下室的室友。前幾個月生意一直很好,但是慢慢的顧客就少了,但是對面的店卻門雀可羅,周清百思不得其解。后來他悄悄的去了對面的店看了,發現他們不只賣包子,還賣粥,豆漿,等等其他的東西,周清這才明白,不能一直只賣包子,要是一直停滯不前,包子鋪沒多久就會關門,要懂得創新。所以周清開始研發不同的包裝,不同的產品。有不定期舉行回饋新老客戶的活動,終于“周清包子鋪”的顧客越來越多,慢慢的,“周清包子鋪”這個名號打的越來越響。于是周清想到了品牌,為什么包子不能有自己的品牌呢?于是就有了現在的大公司“周清包子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