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之門

西藏,從林芝返回拉薩。

又是一段四、五百公里的旅途。

不孤單也不枯燥的旅途,因為沿途的驚喜在繼續(xù)。

天路,西藏。

清晨,沿著尼洋河畔,來到阿旺晉美的故鄉(xiāng)村莊。

村口矮長的石臺上,安祥的老人們微笑安坐,用平和、緩慢的節(jié)奏,輕輕搖動手中的轉(zhuǎn)經(jīng)筒。

藏民的家門口,遍地繽紛的格桑花,一條友善的老狗在呼呼大睡。

家里面,熱騰騰的青稞餅,香噴噴的酥油茶,每個人隨意的唱著,烙餅的大媽用高亢的藏式嗓音,唱著我聽不懂的藏語歌曲。

短暫逗留過后,繼續(xù)前行。漸漸,尼洋河畔平坦的道路也被仿佛永遠也繞不完的雅魯藏布峽谷取代。

在我漸漸入睡的時候,扎西又一次突然叫停了車,告訴我們遇到了朝圣者。

當自己下車后真正看到這些朝圣者時,與想象中的畫面簡直天壤之別。畢竟自己在電視上經(jīng)常看到的畫面,是身著藏袍的老婆婆搖著轉(zhuǎn)經(jīng)筒向著神山亦步亦緩的叩首膜拜。可我此時親眼所見的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幾個年輕小伙子,或許比我年齡還要小幾歲,每個人穿著簡樸的衣服,一張類似于廚師大圍裙一樣的牛皮掛在身上,雙手套著木板,就在雅魯藏布險峻的峽谷山路旁叩首、前行。

和他們攀談起來,原來這幾個人是從四川的藏區(qū)老家出發(fā),前往目的地拉薩的布達拉宮,在遇到我們這時候已經(jīng)走了八個月,晚上他們就睡在一輛類似于電動三輪車的篷子里,車里有青稞餅和水作為補給。白天他們就這樣幾步一叩首的前行,我問他們從四川用這么簡單的交通工具來這么遠的地方究竟為了什么,一個小伙子說沒什么特別的原因,來布達拉宮朝拜是他一生的愿望,而且是必須實現(xiàn)的愿望,接著他憨厚的笑了笑,這笑容在我眼里是如此平和、淡然,甚至和他飽經(jīng)惡劣天氣侵襲的粗獷臉龐極不相稱。

同伴們開始像記者一樣用手中相機不停拍照,甚至模仿他們叩首朝拜的動作,要知道,身體完全平躺在地上,然后起身,才算完成一次朝拜。

但我沒有,即沒有拍照,也沒有跟著叩首。因為我認為這打破了古樸的氛圍,甚至是對他們朝拜精神的一種侵犯與干擾。

不過我此刻心中的感動也許是所有人當中最強烈的。畢竟,電視上老婆婆的朝拜,神山就在她面前。而這些青年,在峽谷里根本看不到朝拜的對象,他們卻仍然執(zhí)著望向遠方。

布達拉宮雖然不在他們眼前,卻一直在他們心里。

他們是真正的朝圣者,心靈的朝圣者。

原來佛教徒一直在用自己古老的方式,甚至不在乎別人是否在關注,平靜、堅韌的延續(xù)著宗教精神的真諦。

告別,他們并沒有揮手,而是用雙手合十的方式送別了我們。

山間,河畔,村落。

在巴松措,那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啊:白云青山環(huán)繞的圣湖中央,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座寺廟,廟外的佛教徒們轉(zhuǎn)動著手中的經(jīng)筒參拜著圣湖,而就在不遠處是一群歡樂的小豬在追逐奔跑。

在自然、人與動物共同交織的和諧畫面里,是六道輪回的精神與告誡,造就了這一切。

從林芝到拉薩,這一天我們大概走了將近五百公里的路。

五百公里陡峭、險峻的山路。

晚餐后,和幾個同伴不甘于這么早就在旅店打發(fā)時間,所以就趁著天黑前,輕輕松松出去閑逛。

街邊有個藏族姑娘烤著土豆,沒有叫賣聲,也許是一天顛簸險惡的路程讓人疲勞和饑餓,吸引我過去的是那陣陣撲鼻的香氣。金黃色的土豆冒著熱氣,涂上些牛油,再撒上辣椒粉,簡單自然的美味。于是我買了幾串開始津津有味吃起來,同伴中有位大姐帶著自己的小女兒,我看得出這個小女孩也想嘗一嘗,但很明顯她的媽媽不愿意讓她隨便吃路邊攤的東西,畢竟現(xiàn)在的父母過分寵愛自己的孩子。看到這種情況,我輕松笑著說:“嘗嘗吧,我請你吃!”母女倆人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但終究抵不過我的“盛情邀請”。

我總感覺現(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拘束未免太多了些,比如食物,總是關注哪個有營養(yǎng),哪個衛(wèi)生與否,其實他們忽略了最根本的一點,品嘗各地的小吃有時不是以營養(yǎng)、衛(wèi)生作為標準的,而是一種體驗不同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小女孩高興吃著土豆,我其實從心里羨慕她,還是小學生就已經(jīng)從北京到這么遙遠的西藏,這在我的童年是無法想象的事情,是那時候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一個夢。雖然現(xiàn)在的小孩子童年已經(jīng)少了很多歡樂,我們小時候成天玩耍的時光早就不復存在,但他們遠行的機會要遠遠超過我們的童年。

試想,當這些小孩子在多年后重聚,回憶起各自的童年,一個說我參加了多少個補習班,另一個說我有多少次考試名列前茅,而她卻可以說那時候我就已經(jīng)去過遙遠的西藏。

我一直認為,從某種角度來看,一次親身經(jīng)歷的旅行,意義要遠遠大于無數(shù)次教室里的補習課。特別是隨著時間的積累這種意義更加明顯。因為旅行中的見聞是你親身感受到的,這種獨一無二的感受,任何人就算用再好的文字、圖片也取代不了,也正是這種感受讓你的人生更豐富。

我們的旅店就在河畔。趁著黑夜前最后的暮色,漫步在河邊,望著寬闊的河水流向遠方。

白云壓得更低。

這朵朵白云仿佛不是在天上,而是從河水中升起來的。

河依舊是冷冷的河,比中午時分更冷。

次日清晨,小女孩一大早就告訴我昨天晚上的土豆真好吃,我笑了笑,看來我在土豆上注入的深意還是起了效果。

不,是我們共同敲開了心靈的香巴拉之門。

香巴拉之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