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關于我和千聊女子大學的故事。
? ? ? ? ? ? ? ? ? ? ? 緣起
已經不記得是如何付款千聊女子大學的,只記得剛開始的9元體驗課在上班路上迷迷糊糊聽了一節,是洪蘭老師關于育兒的,感覺跟以往學的知識不太一樣,最明顯的是比較接底氣,可能源于她每一個點都引用了最真實的案例。已經忘了是不是這節課,或者是看到了里面有如此豐富的課程和自己一直想購買的理財課一樣的價格,又或者是自己真的想改變現狀,亦或者是銷售的力量,讓我這個“守財奴”成功點擊了600多的付款碼。
? ? ? ? ? ? ? ? ? ? ? 學習波折
斷斷續續跟著流程找到了組織,第一個感興趣的是自己一直想學的《小白基金理財》,認真聽完第三節課的時候,群里說打卡30天挑戰160元獎學金,看著別人每天精致的手帳和思維導圖打卡,自己也研究了2天,以失敗告終,實在是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
再然后,由于我媽有事回老家,2個小孩各種瑣事,打卡對我來說已成了任務,便“投機取巧”下載課程課件打卡,畢竟160的獎金,還是有很大的誘惑,不過又老擔心系統會不會智能化識別。當然自古以來投機這種行為本身便不可取,最終的結果是我只拿到17.7元,原因一來我不太了解規則,更多的其實我打卡的干巴巴的內容無吸引力,關注的人不夠,此事對于“小財迷”的我還是有點失落,卻也心服口服。
基金理財課被我那樣折騰一番,也不想聽了,便把里面所有與理財賺錢有關的課程搜羅出來。對于我們目前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這批80后來說,最多的是焦慮,最缺的就是錢,所以便先從錢開始,上班看娃沒時間來回路上聽,哄娃睡覺的時候聽,午休的時候聽,最初聽的心潮澎湃,感覺自己淘到了寶有一種別人沒發現的竊喜,又有一夜暴富的驚喜,等到大概聽完了,發現所有的理財無非基金,股票和保險,而自己聽的時候好像知道,聽完了還是無所適從。期間也定了鬧鐘搶了幾個訓練營的課程,基本沒有一個善終的,進群了感覺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是沒精力打卡,然后訓練營不再參與了。
有那么一天,心情舒暢的時候,或者說“狀態好”的時候,“狀態”這個詞語是《高能量姿勢》中提到的一個我們非常常用的詞語,狀態好的時候覺得一切美好,正能量滿滿。而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計劃認真學完毛丹萍老師的《理財四賬戶》,如何認真:吸取前面的教訓,不能光聽,聽完記筆記,實際操作執行。借著“好狀態”這個能量,我用了不到2周聽完實踐完計劃4周完成的內容,證明有時候急性子也不一定是壞事。為了實踐,每節課聽了不止4遍,所謂的實踐就是課程提供的表格整理自己家庭四賬戶,這個我后面會詳細寫文。
整理了“四賬戶”,也同時粗略聽完了所有理財課,千聊又遭冷落,期間壯志凌云朋友圈發過幾次課程推薦,共計收入19.8元,后來一次被同事問到,間或中斷。
偶爾插空間斷聽了育兒的,養生的,穿搭的幾節課,發現所有的課程似乎都有一個特點:只要復制老師的方法,你就可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理財媽媽會給你講她如何賺100萬,然后直線上升;副業的老師會講她如何進入副業,月收入過五位數;文案寫作變現課會說如何利用他的套路讓你實現經濟獨立。所有的老師都如此優秀,所有的學員似乎一學就可以復制。
距離與我如此遙遠,又好像很近。更加迷茫,依舊焦慮。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得到。記得當時副業賺錢營里,幾個活躍的同學互聊自己的副業,我弱弱的說了一句“我想掙錢,可是不想在朋友圈賣產品怎么辦?”然后有人回復“那你首先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問題我沒有感興趣的東西,然后她們又回復“那你想想有沒有擅長的?”似乎也沒有。而這其實是我一直迷茫的根源。
在此狀態下,另一個想舒適的自己便乘虛而入:何必那么執著,你看別人每天那樣上下班不挺好,老是瞎折騰什么,于是又開始隨心所欲刷手機。
? ? ? ? ? ? ? ? ? ? ? ? ? ? 崛起
但是心里感覺一直有什么東西在那里,時不時撞擊一下你。或許是內在那個自己在提醒,不能這樣下去,因為還沒有找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答案。而這也是19年自己的目標。
然后有一天上午安安靜靜地花了2個小時的時間,列出了八大課程學習頻率最高和自己想學的課程及學習的順序。計劃邊聽邊記筆記,當你不知道要學什么的時候,不管方向對不對,先行動起來,才能找到你想走的路。
學任何課之前想要有好的效果,首先要有好的學習方法,便點了《哈佛學習力》,也是因為它只有十節課較短,易實現有成就感。
2天學完學習力又繼續聽副業課,而在這不到5天的時間,我聽著也思考著,根據自己的問題尋找著,發現“比找不到興趣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會什么,比不知道自己會什么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學什么”這句話完全是自己現狀的寫照,而解決的方法只有先邁出第一步。亦如當我在某天晚上決定嘗試發分享課的朋友圈時,我根本不會想到會有人買,而結果確實有人下單,所以你要做的首先是動起來,而不是先去設想結果。
再回頭想想自己來來回回的對課程的撿起再放下,并不妨礙我對女子大學內心的認可。不管任何時候對于課程的“冷落”或“寵幸”,當再次插上耳機的時候就無法自拔,恨不得一下子聽完所有內容。而不管目前它是否助我找到方向,最重要的是幫我開拓了思維,不管一門課它的主旨是是什么,不知哪一句話或者哪個觀點觸動了你,都是收獲。
一個留學回來的朋友找工作讓我參謀,而我講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后來發現最多的都是來自聽過的課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的觀點,而我原本以為二胎后不思上進的我早已跟不上社會的進步。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成功易復制,其實易也不易,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開始,聽了感覺似乎遙遠,跟自己關系不大,即使想改變,內心會冒出種種設限,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有些人開始了,如我只根據自己的心情狀態或其他,無法長期堅持,這個時候人已經少了五分之二,如我們200多人的群,現在每天還在繼續打卡的只有那么兩三個,或許開始有人會覺得假,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她只是在做她自己;有些人開始了,也堅持著,但效果似乎不明顯,便開始懷疑方法,懷疑自己方向,這個時候旁邊在有個人來一句“你每天朋友圈發的什么啊?”,內與外的定力不夠,就沒下文了。剩下的五分之二的人中,一部分人死死堅持著,也有一部分靈活的人,會去找方法突破,便于快速到達。所以最終成功的也就那么幾個,當你仰視時,會覺得她萬丈光芒,卻忘了自己也是曾經起來線上的一員。
啰啰嗦嗦毫無頭緒說了一堆,最想說的其實是自己寫本文的目的,受副業賺錢的課Angle老師的啟發,如何找感興趣的事。由于自己之前寫過自己的公眾號,粉絲不是很多,再加上覺得碼字實在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幾乎已不再將寫作納入自己的范圍,而這次找的時候竟然發現它又排第一,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所以重新拾起。哪怕沒有收入,也是自己思想,生活的整理記憶,這本身是對自己未來的一份財富。
所以,接下來我會不斷將自己學過的課程寫成聽后感一起分享,如有時間,也會繼續寫二個寶寶的成長記錄。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像前幾次那樣,信誓旦旦定計劃,然后計劃破滅于無形。
只想找回曾經那個堅信“勤能補拙”的自己,找回那個相信“堅持就能創造奇跡”的無所畏懼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