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這句臺詞不知道到底給了多少年輕人堅持夢想的理由。
1、
清明前幾天,我和宿舍的師兄一起去食堂吃飯,在路上師兄不無無奈的和我吐槽了他上午上課時的遭遇。
“老畢今天課間又來問我一些稀奇古怪的話,讓我真是無言以對。”
“他又問你些啥,老畢的問題向來不就那樣嘛!”
“他今天突然問我有沒有像參軍的想法,我說沒有,他突然回了我一句——‘你每天過一樣的生活有意思嗎?’平時還真沒一個人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你說這話讓你你咋回他?”
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如果有人認真地跟你談夢想,講一些經常在電影中出現的盡顯青春澎湃的話語,你又該如何作答呢?
我無可作答,所以我只笑了笑就扯到了別的話題上。可是師兄仿佛是話還沒有說完,不吐不快一樣,在排隊打飯的時候,原本是在給我回憶他童年中的趣事奇談,結果說著說著又跟我講到了‘夢想’這件事。
“我還記得小學上課,老師讓大家伙說說自己將來想干什么工作。我們那時候還是個小屁孩嘞,能懂啥?像我這樣的都說要當什么‘科學家’、‘航天員’、‘醫生’這些的。”師兄吐槽自己說:“那時候都不知道這些工作是干啥的,就是從書上看來,然后就把它安放在那個位置,當成夢想了,到現在夢想都不知道變了多少個了。那些同學當時說的夢想就更不用提了,早忘了,現在還能讓我記起來的夢想就剩一個。那個同學說他想當個動物飼養員,很實在,也很有愛……”
我對這樣的一個實在有愛的小小夢想,我對當時還是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夢想,驚奇之余,也心生敬佩。這個夢想并不宏大,但卻值得擁有。雖然這個夢想有些渺小,但是它卻值得被溫柔對待。
2、
最近幾天,被一首《小幸運》洗腦了,只要耳機在耳朵上,放的就一定是《小幸運》。出于這幾日對這首歌的鐘愛,昨天閑下來,就一個人看了一遍《我的少女時代》。
一部電影就像是一本書,它們中都有一個與我們的生活一樣,卻又獨一無二的世界。
所以,對于電影,只有你懂與沒懂,卻沒有好與不好。
一段過去的愛情安插在處于河流兩岸的現實之間,雖說生活不能像卡帶那樣倒轉,讓我們去再去經歷過去的美好,人們只能透過逐漸殘缺的記憶,給已經被現實壓彎了腰的自己一個對照,讓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究竟是不是就如那‘當初我想要’。
電影里的林天真已經不再天真,她幻想有一份光鮮的生活,工作、愛情都讓人羨慕不已,然而現實卻只是一個帶著重重眼睛框、雙眼透出疲憊的職場老好人。面對領導的壓榨、男友的自私、同事的嘲笑,她只能找個角落掉幾滴眼淚之后,讓生活繼續下去。最后,在電影的結尾,林天真把辭職信摔倒了老板的辦公桌,她也主動對自己的男朋友說出了分手,同事們都圍著她對她另眼相看,林天真就這樣改變了她自己的生活,電影就這樣呈送給大家一個Happy ending~~~
那么,然后呢?
不由得想到一位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她是一名女博士,沒錯,就是那種畢業于一流名校為人和氣、學識淵博卻不幸落單的大齡女青年。現在的她,過著擁有一份月薪幾千塊錢的講師工作的單身生活。我總覺得她的學識性情與現實的狀況是不匹配的,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小小的不幸運,但這卻讓我感觸很深。
“然后呢?”是一個可怕的問題,對于電影,有時候甚至意味著毀滅。可這卻是生活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生活不會顧及你們愛得有多轟烈,也不會理會你是有多真誠,有時候生活甚至不管你有多努力、多渴望。
我們必須去考慮:當我們為了找到理想的愛情放棄了一個又一個可以將就的人之后,我們會不會永遠遇不到自己等的那個Ta?當我瀟灑地把辭職信摔在老板桌子上之后,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我們能不能順利地找到下一份工作?當我們從名校校門走出的那一刻,生活會向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嗎?
面對生活,我們究竟是孤獨的堅守,還是無奈的妥協?每一個年華大好的大腦里或許都會逗留過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是應該遵從我們當初看電影時心中向往的那樣去過電影里的生活,還是在看著父母的慈顏或聽著他們的嘮叨、看著身邊那些向生活妥協折中的朋友已經過上了富足無憂的生活去適應這個世界的規則呢?每一份正鮮艷的青春或許都有考慮過這樣一個現實。
3、
巖:“你不是恐高嗎?”
鵬:“經歷了這么多事,這點高度算什么呀。”
巖:“對于你來說,是不是低比高更可怕呀?”
鵬:“我覺得我從來就只是一個吊絲,只不過是努力在演一個英雄罷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煎餅俠》
故事里的大鵬幾乎什么都沒有,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這個圓夢計劃中,并漸漸地把自己的夢也融入其中。加入其中的這些北漂一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同時也有自己的夢想,因為夢想的遙不可及,而自己卻不愿放棄,最終他們都成了“最孤獨”的人,幸運的是,最終他們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能同時承載他們的夢想,讓他們互相溫暖。
他們一無所有,剩下的就只有夢想。從一開始的相互嫌棄,到最終走到一起。就在一種艱難的條件下,他們一起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過程中,在情況稍有好轉的時候,經過權衡這夢想的可行性之后,大鵬也想過放棄他煎餅俠的這個夢想。他想繼續做他的吊絲,起碼不會再像現在這么狼狽。當然,隨著大鵬夢想的破產,當初那些把自己夢想融進他夢想里的人的夢想自然也就跟著破產了。
這就是追夢過程——想著遙不可及的夢想,憑著自己對夢想孤獨地堅持,從一無所有的開始出發,并且在過程中動搖……這后面可能還會有執拗地堅持,也可能在權衡之后走下這條路。堅持的可能還是一無所獲,當然也可能創造奇跡。即便是走下道路的人,他們也不是人生的loser,他們還會有夢想,而且他們確實曾經有過夢想。
故事里的大鵬被上面這段臺詞改變了,他最終又走回了那條路,并且幸運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大鵬的故事結束了,而你我的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還要面臨來路上的選擇,可能會放棄,也可能會堅持。不過,那不再是重點,重點是你我有沒有走上那條路的勇氣?
堅持還是放棄?堅守還是妥協?
這些詞匯里面沒有褒貶,沒有哪些詞是用來欽佩仰望的,也沒有哪些詞是用來被人鄙夷的。它們都是有夢想的人的選擇,是他們認為對自己最好、對家人最好、對那些愛自己的人最好的選擇。他們嘗到了在卑微處的滋味,他們也體會了在低處的冷暖,他們的選擇值得被人尊重,同時,他們也應該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復雜,那么多條路都可以通向羅馬城,又何必去定義哪條路是對的,哪條路是錯的呢?其實做吊絲還是做英雄,都是在乎自己的選擇。
特別喜歡電影插曲里的一段歌詞:
自由,是因為自己真的有方向
搖晃,哪一種選擇不是在流浪
不管,卻不能不管注視的目光
還有多少的堅強,還有多少的夢想
那些值得驕傲的,全都一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