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你可以善良,但請不要無謂地善良。如果經過歲月的磨礪,你稍微修煉出一些鋒芒,反倒可能游刃于人際,更從容地生活。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退縮得越多,喘息的空間就越少;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你表現得越卑微,幸福就會離你越遠。
2.你以為的善良,其實只是懦弱
你那么好說話,無非是沒原則
你那么容易被人指使,無非是因為錯把無原則的寬容當胸懷。
寬容不等于無原則,你應該有心胸,但也要守住底線。當你能夠從容地拒絕別人,你就會知道拒絕大多數時候并不是有意地傷害,相反只是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允許自己拒絕別人,才能真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拒絕,一個人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也常常愿意把這樣的尊重給別人。
這世上有些東西,起因比結果重要,但有些事情,真的是結果永遠重要過原因。比如傷害他人,比如赤裸裸地侵占他人的利益。
“丑話說到前頭”并不“丑”
? ? 一直在努力成全別人,卻忘記了最應該成全的是自己。
你無須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太低,不想做的事情不必勉強自己去做,一味地忍讓和取悅,那不是善良,而是懦弱。
在周圍很多人都表現出冷漠、貪欲和一味索取的時候,善良如你我的普通人,付出的善意越多,他們的貪欲就有可能越大。
有時候,善良不能沒有鋒芒,否則真等于零。越是善良的人底線越要高一些,才不至于縱容他人;越是善良的人越要懂得拒絕,也算是對自己的保護。
真正善良的人可能只在乎他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而不在乎別人是不是認為他做了一件好事。真正的善是在充分了解和審視了事實之后做出的能帶來最好結果的選擇。
3.說好的吃虧是福呢?
我們沒有機會坐等“誰的善良”來抵擋“我的風險”
不去指望別人,溫柔而堅韌地過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殘酷世界里的正經事。
我們自以為的付出,自以為的善意,投射到別人身上的時候,其實并不是我們自以為的那樣。
對不起,我只會喜歡那些喜歡我的人,只會善待那些善待我的人。對有一些行為,永遠只能表示理解,不能姑息和縱容,特別是對那些自以為對我好或者為了我好,強勢而粗暴地對待我的人。
你無法跟執著于個人觀念而傷你的人理論,你只能努力讓自己不被打倒。
以愛的名義最容易造成的傷害是剝奪了別人選擇的權利。如果愛只是單方的一意孤行,那么大概有很多人都寧愿這樣的愛不存在。
對于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稍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4.多余的犧牲他(她)不懂心疼
真正的愛,是給別人需要的東西。如果你表現愛的行為,人家不在乎甚至根本不想要,自己還不開心時,就要停下來,思考自己的動機。但是偏偏有很多人明明內心十分不滿,卻仍然要去付出。為什么?因為我們害怕對方的離開,害怕對方用糟糕的方式對我們,害怕獨自支撐失去依賴感。這些都不是真愛,而是恐懼。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報。 永遠不要為你所愛的人過多付出,除非你做得到永遠不去提及。
在你的情感或人生境遇中,無論你把自己的悲傷或暢快說得多么生動,都沒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
沒有人有資格打擊你,除了你自己。很多時候,有一些傷害,我們可以不自己制造,有一些傷害,我們可以不迎接。
如果有不幸,你都要自己承擔,別人的安慰有時候于事無補。
如果我們做某件事時希望別人肯定自己,只能說明,我們對那件事還不夠熱愛。
告訴自己在乎的人和在乎自己的人:不需要我時,我絕對不打擾;需要我時,我永遠都在。
5.你有多好,他(她)就能有多壞
單方面的忍讓、妥協對改變你的現狀,并不管用。你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去經營人生,只是讓對方更加得寸進尺。
三毛說:“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的傷心失望;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深愛的人殘忍一點,將對他們愛的記憶擱置。”
要敢于叫對方承擔責任,要寬容,但切勿縱容,要學會說“不”。 “對他人過分容忍是對自己的殘忍”。我們要善于做一只溫良但亦有“武器”的“刺猬”,適當地為自己爭辯。在該強硬的時候強硬,該溫和的時候溫和。
人生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人生苦短,別用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害自己。雖然堅持自己喜歡的,不一定能很快成功;但堅持自己不喜歡的,一定很難成功。
我們必須經歷過那些不適合我們的崗位,才能勝任我們喜歡的。有沒有能力做好與喜不喜歡是兩碼事。人生不迷茫,先得自己堅強;要想給人熱量,先讓自己發光。
幸運就是努力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機會出現的時候,可以抓得住。
多數以“照顧他人感受”為借口的違心之言、違心之舉,往往到最后傷人更深,有時比直接遭遇物質性欺騙還讓人痛苦。
從現在開始,承認自己有一些事情做不到,放棄一些不合理的掌控欲,承諾自己可以做到的,然后心安理得去享受自己所得到的就好。
6.你沒那么堅強,你只能獨自堅強
在生存的智慧(包括人際關系)中,示弱并不等于你一直想避免的弱者心態。相反,它恰是一劑良藥,適當地示弱,適當地開口尋求幫助,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獨一無二的生活塑造了現在的自己,我們要有堅持做自己的理由,這個理由也只有我們自己才會知道。
人生中沒有什么事是不能面對的。不走出去,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不去努力,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能力。也許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贏得更好的出路。
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都是我們自己賦予的,其他任何人強加給我們的都不是我們的人生,而是別人的人生。
真正的幸福,則是在無論老天給什么,我們都能報以享受和感恩之心時,才會真正擁有。
我們要想自己不受傷,聰明的辦法是主動放棄攻擊。別人覺得你無害了,就不會再害你
缺憾應當成為促使我們不斷向上的動力,而不可以作為寬恕自己或自甘墮落的理由。缺憾是一種暗示,它在暗示你在此基礎上應當做更多努力。
有時候人們一味讓自己躲藏在困難的后面,這是最不可取的態度。自卑感的滋生是因為我們動不動就被困難嚇倒。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什么敢做的事情了。
7.可以替別人著想,但要為自己而活
若愛他,不要讓他按我們想要的方式來活,而是在盡可能地保護他安全的情況下,讓他成為他自己。這樣,他才會快樂。否則,我們的愛不是愛,而是打著愛的名義,讓愛變成一種傷害
你必須完全自信地意識到,愛自己就足夠了,你不需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你不需要像別人一樣胖或者一樣瘦,不需要把自己和別人相比。你需要的,只是做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是無可替代的,每個人都有可愛的地方。
付出者并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是不是人家想要的,也不知道這種付出并沒有簽回報協議,別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別人接受了愿意回報,可以回報,不愿意回報,那便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摒棄為他人付出來換取尊重和回報的意識,其實就是要求我們能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尊重彼此的獨立;摒棄要求他人為我們付出的思想,其實就是減少我們對他人的依賴,不會再覺得別人為我們的付出是“應該的”,更利于在彼此的關系中獲得感恩之情。 做自己,別讓世界改變你。
悲觀失望、抱怨命運的時候,不要忘了你自己手里擁有你一半的命運。得意忘形、志得意滿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一半的命運在上天手里。
因為依賴彼此的相互合作,所以我們需要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樣子;因為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選擇。那么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一樣是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