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在電影中演一個賣印度神油的藥販子,從電影的情節來看,這是一個富有良知的藥販子,賣印度神油并沒有改善他的生活,反而被前妻譏笑他沒有出息,賣神油的行當不能給兒子未來和前途。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販賣治療白血病的印度盜版藥,因為盜版藥和正版藥之間的巨大差距,藥販子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并因為盜版藥的價廉,無意間拯救了大量的白血病患者,使他們擺脫了正版藥的天價購買負擔。
在盜版藥的供貨出現斷貨的時候,藥販子動用曾經販賣盜版藥賺取的利潤,高價從市場采購這種藥品,轉而以低價再販賣給白血病人。由此可見,影片中的藥販子在販賣盜版藥期間的動機絕非為了掙錢而為之,他是冒著巨大的法律風險,只為了延續白血病人生命鋌而走險。
至此,若是他不去販賣那些廉價的盜版藥,那些受病痛威脅到生命的病人將失去生命。影片塑造的,藥販子人物形象,從他的出發點和動機上來講,毫無疑問是高尚并值得人們尊重的。
但是,在生命和法律的矛盾中,這兩者之間看似又是無法協調的對立。
最終,在法律的權衡上,很大一部分,法律又做出了一些妥協。
今天我搭乘順風車回家,即往返于北京和家鄉之間的私家車順路捎送一些客人。剛開始約這輛順風車的人恰好滿員,只見順風車司機一路上又接了若干電話,大致也都是想搭車回家的人,都被司機一一拒絕。只有一個人,或許是急于回家,半路上生是把車攔下,一定要搭車回家。順風車司機一再說明車里已經滿員,但搭乘者還是苦苦哀求,最終選擇坐在后備箱回去。
這又是一個迫切需求和法律的矛盾,若是完全拒絕乘坐者,顯然這位仁兄是有著無法被拒絕的理由,他不得不回去。然而,搭乘這輛車,司機又冒著被法律處罰的風險在里面。最終,是司機的妥協,搭乘者坐進了后備箱。
生活中太多類似的矛盾,法律和人情之間的難以調和。
它又處處存在著,妥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