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何潔離婚了,有傳聞原因是劈腿,事情真相如何,還沒最終結論。
明星劈腿,每年都會發生,2014年有文章,2015年有陳赫,文章與陳赫的人物設定都是好男人,最終爆出劈腿時,引來一片嘩然。
劈腿這種事,本不該被列為關鍵詞的,它太私人化,在當代社會,不僅是明星,即便是普通人,劈腿的也大有人在,除了道德層面,其他層面,劈腿都不會被列為“重點關注”的事。
之所以劈腿被關注,無非是人性的“愛八卦”、“愛圍觀”、“愛獵奇”所導致,明星劈腿,更是能激發無數吃瓜群眾的好奇心:又有一個機會去踐踏高高在上的明星,去劈腿、被劈腿、小三等人微博下罵一通吧!
2016年,吃瓜群眾好忙,罵完劈腿隊,還要去吸毒隊和嫖娼隊罵一罵。
2016年的兩場劈腿,和往年不太一樣,這兩起事件,不再只涉及和影響到道德層面。
劈腿,又劈腿了。恭喜劈腿隊又得一分,不過吸毒隊、嫖娼隊仍窮追不止。劈腿,到底是道德敗壞還是情有可原,你為什么選擇憎恨馬蓉,憎恨林丹,或者,選擇原諒?
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寶強在微博發布了離婚聲明,公開表明:馬蓉劈腿了,劈腿對象是其經紀人宋喆。
一時間,網友炸了,新聞從事者和新媒體人們也炸了,紛紛從被窩里爬出來,打開筆記本,寫下一篇篇10w+的推送,邊寫邊吐槽:以后麻煩發聲明挑在工作時間段好不好?大晚上的讓不讓人睡覺了,寫寫寫!
這件事情影響極大,曾經劈腿的主人公,往往都是成名男星,此次主角是男星的老婆,各種污言穢語涌向當事人馬蓉。
對比王寶強的成功事業和知名度來,馬蓉看起來實在是太普通了。網友們紛紛扒出了馬蓉的過去,以及當初兩人在一起的經歷,怎么看,都是馬蓉沾光,甚至挖出了馬蓉很早以前就出軌的跡象——
早在2015年11月,便有人在機場發現宋喆和馬蓉親親摟摟,她當時發了微博,并未引起關注。另一名網友,曾指名道姓發微博,還遭到疑似宋喆“自稱gay”來洗清清白,要求刪除。
這起事件,好多人譏諷道:當初沖著王寶強的錢和他結婚,現在有錢了,便嫌王寶強長得難看出軌了,渣女!吃瓜群眾們自然是憤怒的,甚至拿出照片來“有理有據”地分析:王寶強的兒女是宋喆的,不是王寶強的。
事實當然不如吃瓜群眾所料,吃瓜群眾想看見的,無非是事情越鬧越大,越奇葩、越獵奇、越狗血越好。
劇情走向朝著吃瓜群眾期待的方向發展了,吃瓜群眾想看的無非有三,一是馬蓉反擊,二是爆出王寶強丑聞,三是兩人兩敗俱傷,總之,愿意看見好結局的,沒有幾個。
馬蓉反擊了,發了朋友圈,罵王寶強是瘋狗——
馬蓉又發了微博,說是要搞大新聞,馬蓉朋友也要來爆王寶強料——
馬蓉和她的朋友搞了好久,發出一張王寶強和別的女人的合照——
王寶強先出軌?可惜這個說法既沒有被證實也沒有被炒大,倒是宋喆的老婆搞了個大新聞——
緊接著,王寶強沒錢打官司的新聞被爆出——
很多媒體稱:王寶強卡里的錢全被轉走了,公司也成了空殼。吃瓜群眾們再一次爆炸了,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不說,本寶寶心疼寶寶,本寶寶抱走寶寶,寶寶賺了那么多錢,全被馬蓉騙走了。
回顧這場撕逼過程,王寶強始終牢牢掌握著輿論走向,馬蓉的幾次回擊,更像是昏招,不得不說,馬蓉姑娘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在輿論造勢上還是得學習一個,這樣才能夠和記者們談笑風生,不然,還是跑快點吧。
這起事件,鬧得很大,甚至驚動了國外媒體。
英國著名媒體BBC發文稱:“明星王寶強因其妻子發生婚外情而陷入離婚風波。這一話題引爆了中國的社交媒體,話題瀏覽量已過五十億次。”
古言說:家丑不可外揚。這下子,鬧到國外去了。
今年鬧出軌的,還有林丹,林丹作為國際級別的知名運動員,被爆出軌,更是讓人震驚,出軌對象居然還不是相愛相殺的李宗偉!不是李宗偉,居然長相還勝似李宗偉!以上,都是胡說八道,大家笑笑就好,畢竟,從體育成績來說,林丹被稱作“歷史上最偉大的羽毛球球員之一”不足為過。
里約奧運會是2016年最大熱點之一,林丹和李宗偉的終極廝殺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我們都深深被這對對手的競爭和友誼和感動。
感動沒多久,林丹出軌了,網友們又憤怒了,怒喝:長著陳赫臉的是不是都要出軌!下一個是不是周杰倫!
你們這些說周杰倫的幾個意思?周杰倫是好男人,不可能出軌的,用周董的一首歌來評價出軌男人的行為,那就是——
“你算什么男人,算什么男人……”
劈腿事件被娛樂記者爆出來后,林丹第一時間在微博回應,承認了錯誤——
吃瓜群眾們見過了馬蓉的激烈反擊,同樣期待林丹妻子的反擊,可惜,這次的劇情發展未能朝著吃瓜群眾們期待的方向發展。林丹妻子曬出一家三口的牽手合照,表示可以原諒——
愛吃瓜的編劇群眾們怒了:居然不按照我們的想法走劇本?不想要盒飯了?!這條微博,受到了很多吃瓜群眾的譏諷。
群眾們想看的,并不是美滿的結局,他們想看見的,是撕逼,是丑聞,是事情越鬧越大。
我先前寫過一篇文章,分析明星出軌——
我們的一生可以有過很多個伴侶,但不要一次同時擁有很多伴侶。
我并不相信每段愛情都可以天長地久,人會變心會后悔是常情,二人世界磨合得久了,不一定是磨合到可以相伴一生,更可能是磨合得雙方都傷痕累累,當初的你儂我儂和山盟海誓都成過眼云煙,被茶米油鹽和生活瑣碎摧毀的愛情,實在數不勝數。
但,即便是從愛到不愛,也不代表可以出軌。
他們渴望被愛,渴望被很多人愛,就像打羽毛球賽,總想多得幾分,多贏幾場比賽。他們又不愿承擔背叛的代價,不舍得失去很多人的愛,于是做盡一件件被唾棄的事,心想:沒那么容易被發現吧?
被發現后,不管是否承認,他們都不愿從心里接受自己是罪人,更有甚者,去責怪伴侶。
惹了一身腥的人,也希望別人和他們一樣臟。
惹了一身腥的,不止出軌的當事人,還有那些不怕事大的吃瓜群眾。
我們為什么愛看劈腿?我們為什么愛議論劈腿?別說明星出軌,就連身邊人有誰出軌,都會成為眾人那幾天的熱議事件。
“明星劈腿”,反映的并不是他們的道德問題,也不是給我們普及法律知識或者社會現象,折射的,是多數群眾的內心形象。
無論時代怎么發展,無論文明怎樣提高,絕大多數人,愛看的依舊是熱鬧,最好是撕逼,然后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幾句,有的惡言相向,有的冷嘲熱諷,總之,是個打發時間的好方式。
“劈腿”并不是關鍵詞,關鍵詞是“劈腿”背后的種種人心,媒體從業者去關注,是因為那是他們的職業,而讓這類新聞成為媒體從業者必須去重點關注的人群,正是廣大吃瓜群眾,滿足用戶需求,提高流量,皆大歡喜。
當鍵盤俠在指責與你毫不相關的人時,甚至說出“這種人為什么不去死”時,他們在想什么?他們真的是出于憤怒和正義嗎,憤怒也許是真的,正義更有可能是假的。
打開每起事件的新聞評論來看,總有那么一群人,說著“去死”、“死了算了”、“活著是浪費糧食”的話,我常在想:是什么讓他們能夠如此肆無忌憚,那些他們口中“去死”的人,真的該死嗎?
劈腿是錯,大錯特錯,可網絡暴民們依舊沒有讓“他們去死”的資格,他們所做的,不是言論自由,只是暴露素質低下。
他們想看的,的確是諸如劈腿這類的熱點,因為,任何熱點,都有了讓他們宣泄的理由。
劈腿劈的不是當事者們的婚姻,是劈向了一個個滿是惡意的腦袋,劈出一句句險惡的話語。
愿網絡暴力,早日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