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傍晚,清風拂面。草長鶯飛的三月天,特別適合放空自己,譬如下了班走路回家。
從公司到家直線距離最近的這段路,恰巧是城市中軸線,可謂是景觀最美的步行綠道。夕陽的余暉斜斜地穿過新綠的枝椏,在人行道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像是不經意打翻了一盒金粉,又被風的手指輕輕抹開。
鑲嵌在綠樹花叢中的音箱,一路播放著明快又抒情的樂曲,鋼琴聲像清泉般流淌,小提琴的旋律則如同春日里纏綿的風,契合著我的步頻,讓腳步不自覺地變得輕盈起來。
我不由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直到身旁時不時越過幾個快走和慢跑的人,才驚覺夜色和黃昏早已交了班。剛亮起的路燈昏黃地打在擦肩而過的身影上,在空氣中劃出流暢的弧線,再又與暮色融為一體。
遠處漸暗的天幕,突然浮現出幾點幽微的熒光。它們時而聚攏,時而疏離,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夜之圓舞曲。
離得近了,才看清是幾只自帶夜光的章魚風箏。它們在空中自由舒展著長長觸須,半透明的身體時而發出青綠、紅紫的斑斕色彩…栩栩如生的章魚隨著夜風波動,仿佛在深海中游弋。
好漂亮的夜光風箏!我不由驚嘆。風箏向來不是白晝的寵兒么?那些在陽光下舒展彩翼,與流云嬉戲的畫面與眼前所見所感全然不同。夜光風箏的玩法,商家或許是要把白晝的歡愉延續到星夜吧。
我循著那幽藍的觸須狀光跡,在人群中想要尋找到放風箏的人。江畔綠地上擠滿了仰頭觀望的游人,夜光風箏在頭頂游弋,卻一時難以辨認究竟是誰在操控那根隱沒在夜色中的細線。
直到一陣晚風掠過江面,那只章魚風箏突然劇烈地扭動起來,八條發光的觸須在空中劃出凌亂的藍色弧線。順著那動蕩的光跡向下追尋,才在人群邊緣發現一個孤獨的身影——那是個穿著深色夾克的中年男子,正逆著風向,雙手緊握線軸,身體微微后仰,與夜風較著力。他的動作嫻熟而克制,時而收線,時而放線,像是在與夜空中的發光生物進行一場默契的對話……
春日的夜晚,有了這幾只章魚的夜空,更靈動了。才放空的思想似乎也想跟著風箏線游走,專注著高處那幾個光點,想要探究每只夜光風箏背后的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