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上了大學就輕松了。”
我相信這是每一個在努力奮斗中的高中生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我也一樣,當時從來不曾對這句話產生質疑,上大學,是我們唯一的目標,那時候做的所有事情,都圍繞這一個目標進行。甚至說我在上大學前所受的長達12年的教育,只是為了我能在高考拿到一個得體的分數。高考仿佛就是苦難的終結,甚至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學習的終結。真的是這樣嗎?
2017年九月,我變成了一個大三學生。看到部門里進來了許多青澀的新面孔,才猛然意識到,我已經成為了學校里最老的了(大四都在外實習了)。社會大家庭在向我招手,考研還是求職等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我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我要畢業(yè)了。對于這件事,我是如此的惶恐和不安。
回望自己過去兩年的大學生活,諸多感慨,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那些即將進入大學,或剛剛進入大學的同學們,不要成為這樣的大學生:
一、輕松愜意,享樂至上。
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大家都覺得上了大學就十分輕松了,每周幾節(jié)課,不受管束,自由愜意。的確,如果你只想拿到畢業(yè)證書,那的確可以將這四年輕松混過去。當你就業(yè)問題擺在你的面前,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多可笑了。在上大學之前,班主任把每一個學生看得死死的,你必須聽課,刷題,訂正……大家做著相同的事,只是認真程度不同,差距不會很大。可是上了大學,你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突然嘗到了自由的甜頭,很多人開始揮霍這種自,而聰明人選擇繼續(xù)向前奔跑。你在宿舍打游戲,別人在圖書館學習,你在外面唱K聚會,別人卻開始到企業(yè)實習,差距就是這樣變得越來越大,最后,你的同學可能畢業(yè)前就拿到了大企業(yè)的offer,而你,遞出去蒼白無力的簡歷,只會石沉大海。
之前曾聽過一句話,說中國的大學“難進好出”,是這樣的。大家擠破腦袋終于進入大學,畢業(yè)卻只需要每科60分的成績,多輕松啊。而正是這樣,導致很多大學生畢業(yè)之后,根本達不到行政單位或企業(yè)所需人才的水平,就業(yè)才會如此困難。
所以,大家要認識到,大學還不是享樂的是時候,而應該更加努力,去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二、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
上了大學,你才真正體會到自由。這種自由反而讓很多人感覺無措,尤其是習慣對父母言聽計從的人,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無法再任何事都幫你做決定做參考,多數事情都必須自己決定。小到這學期選什么課,大到我到哪里去實習和找工作。在這種時候,無法拿捏主意的人,往往陷入糾結,沒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她常常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前幾天選課,她不知道自己該選什么課,我們學校選修課有一周試學時間,上過課你再決定自己要不要選。說起來已經是十分人性化了,但即使是這樣,她還是要糾結。她問我選的某一節(jié)課怎么樣,我耐心給她說了一下老師的上課風格、課程考核方式、課程針對性等,但她只說了一句,“你選嗎?你選我就選。”所以我前面都是白說,她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我選這門課的原因是對我以后參加國考有幫助,而據我了解,她根本沒有考公務員的打算。
并不是說做每一件事都必須帶著功利性和目的性,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但至少我們應該對自己有個大概的規(guī)劃,不要雜亂無章的過活,到頭來又后悔當初沒有怎么樣。我這個朋友的口頭禪就是“早知道”,沒有那么多早知道,我們不可能早知道什么,但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標,這是對自己負責的一個方面。
三、想的比做的多
有一種人,比如我,很喜歡規(guī)劃未來。規(guī)劃未來一年的事,規(guī)劃未來一周的事,甚至規(guī)劃未來一天的事。反復的糾結與權衡,花費大量的時間,形成一份完美的計劃,收獲一份仿佛自己已經做到了的快樂。然后這份計劃的價值到此為止,沒有人關注它是否真的實施了。我曾計劃一周時間看完《瓦爾登湖》,而如今已經不知道擱置在哪個案臺上了。
每天立flag,我要怎么樣怎么樣,不如現在就開始動手去做,一切都剛好來得及。趁著美好的青春年華,做點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沉醉幻想。
四、“足不出戶知天下事?”
“足不出戶知天下事”,這句話最初是老子《道德經》原文閱讀第47章《足不出戶》):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不出門戶,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能認識日月星辰運行的自然規(guī)律。向外奔逐得越遠,知道的道理就越少。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層意思了。在此網絡發(fā)達的時代,足不出戶的確可以知道很多事。比如你躺在宿舍里,你知道某個明星吸毒了,某個明星出軌了,但這對你毫無意義。
“宅男”、“宅女”這樣的詞匯已經不新鮮了,大學里更多這樣的同學,不上課絕對不出門,他們從不光顧圖書館,三餐基本靠外賣,四年下來可能學校一些地方他們還沒去過。
必須承認,從網絡上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訊息,遠比你游蕩校園一圈所獲得的多得多。但從長遠來看卻不盡然。學校報告廳今天有一場關于研究生的講座,學校會堂今天有一場戲劇專場,美術學院今天承辦了免費畫展……這些沒有大到能成為微博頭條的事,你往往不能及時從網上獲悉,當然你可能也不在意。我想說的事,不要忽略了這些校園活動可能帶給你的收獲,可能那天天氣很熱,你放不下宿舍里的空調,但如果你去了,你可能會遇到自己以后求職路上的貴人,可能會認識日后對你幫助很大的老師,可能會遇到心儀的男孩,可能交到一個不錯的朋友……即使都沒有,你積累下來的經歷喝鍛煉,日后必然百益而無一害。
說了這么多,都是我從對自己兩年生活的不滿中總結出來的,謹以此提醒每一位還有時間、有機會的你們:大學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你想要什么樣的未來,就去做怎樣的準備。
總而言之:僅此一次的大學生活,不可辜負。今天省下的汗水,可能變成了明天的淚水。最后,祝各位都有一個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