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的定義是:單獨的站立或者指關系上不依附、不隸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優秀的孩子都是獨立的,他們能自己完成許多讓你都佩服,都會驚訝,咂舌的事情,永遠別小看孩子的潛能,更重要的是要開發孩子的潛能,讓他更優秀!
我家旭兒現在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安靜的看書,睡覺還不行,還得媽媽陪一會,睡著了之后才能離開。
現在一家一個孩兒,從小就是掌上明珠,百般寵愛集于一身,有的時候,什么事情都是由家長來完成,在幼兒園里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老師,我打不開盒子”"老師,你幫幫我"“老師……”長大之后,什么都做不了,巨嬰就這樣誕生了。
獨立的習慣是必須要培養的,家長要能管得住手,管得住腳,讓孩子獨立完成他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命運,遇事才能不退縮。
下面介紹幾個我正在用的小方法:希望可以拋磚引玉,給你一點啟發,哪怕看了我的分享,只有那么一點點的感覺,我就滿足了!
1.有耐心并且鼓勵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積極性
這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欲的一種表現,可以強化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說明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是高度集中,作為家長,能回答的一定要回答,實在回答不了,查資料后再告訴他。說實話,有的時候,我兒子問我的問題,我是真答不上來,回答了一個,后面還有n個等著我,哎~~~順便做個調查,你家的寶也是這樣嗎?
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分散,容易被別的事物吸引,有了專注力,才能更快、更好、更強的完成他的小任務。之前我有篇文章,專門講到過怎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每天用3分鐘,加一個道具沙漏,很簡單,就可以解決專注力的問題。
3.多問為什么
學習的過程中,不要不求甚解,多問幾個為什么,發散思維,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刻意的去多教幾個知識點,肯定不如由一個知識點散發到多個知識點。我家旭兒還小,這點我做的還不夠,還得加把勁|!
4.多借助工具
給孩子買點工具書,有問題,盡量讓他自己去找到答案,自己找出來,更有成就感。
5.善于記錄,請教
把暫時找不到答案的,現場條件又不方便請教的問題,用筆記錄下來,寫在本子上,這樣就不會忘記了,有機會就立刻請教能給出答案的人。
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有的時候放手也是一種愛,該放手時就放手,別怕孩子給你惹麻煩,小的時候惹的是小麻煩,你很好解決,要是大了給你惹麻煩,就不好收場了。
養兒不易,還是那句話,讓我們共同努力,且行且珍惜,最后祝你圣誕節快樂,天天都有個好心情,我是樵夫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