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參照蘇杰老師《人人2》中所言,產品即是解決某個問題的東西。某個是帶有明確的定位和范圍;問題包括用戶、需求和場景;東西可以是一個有形的實物,也可以是一個無形的服務。故產品的分類的維度包括了用戶關系角度、用戶需求角度、用戶類型角度、產品形態角度、行業分類角度、盈利模式角度、關鍵資源角度和行業成熟度角度等等。但不管分類角度如何復雜,我們都需看清產品的本質:是為了解決什么人的什么需求的東西(有形和無形)。抓住用戶、需求和場景這三個要素,不管未來產品如何復雜,你都能分辨出它們的相似和區別之處。
? ? ? ? 目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科技技術也是越來越先進、智能化。就拿我以前所在的手機制造行業來說,從最開始的功能機到現在功能和性能愈加豐富的智能機,無外乎在用戶的體驗上做的越加完善和精進。而說到智能機時代,就不得不提下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在之前的功能機占據大片市場時,蘋果iPhone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機,并不是首款配置觸摸屏的智能手機,也并不是首款能夠訪問互聯網、電子郵件、音樂、游戲或應用程序的智能手機,但是它卻以一種顛覆性的創新方式去為用戶提供了這些功能。當我們研究蘋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有以下四點最重要:
? ? ? ?1.硬件為軟件服務,蘋果公司明白僅憑華麗的硬件技術和軟件效果是無法真正吸引用戶的,一旦消費者過了嘗鮮的階段,就會對產品失去興趣。所以要務必抓住消費者的心,需要更深層的東西。
? ? ? ?2.軟件為用戶體驗服務,所有公司都把用戶體驗掛在嘴邊,只有蘋果公司把它放在心里。蘋果所有的工作都圍繞著產品 的可行性、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工業設計等。
? ? ? ?3.用戶體驗為情感服務,當產品能讓消費者上升到特定的情感層面上,比如尊嚴、信心、成就等,那么產品的售價也就不重要了。因為你滿足了消費者關注產品象征意義的需求,你讓他使用你的產品得到了情感上的升華,那么產品的市場前景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一點可以參考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 ? ?4.產品為真正的需求服務,手機不是蘋果公司的首創,但他們挖掘出尚未被滿足的用戶需求。當然用戶在提出需求時,也并不知道這個需求他是否需要,是否可行,可他知道這項功能他操作是否好用,是否合理,他在乎是體驗的舒適性。所以我們不光是要想想用戶的哪些需求未被開發出來,還要想想目前的這些需求是否真正被滿足了。在給用戶的體驗上,讓用戶尤心的覺得這個產品方便了他的生活和習慣,那么這個產品也就成功了。
? ? ? ? 對產品來說,分類必然重要,分類讓你更系統、更深層次的理解產品的概念。但在你了解產品時,務必要更加關注產品的核心:需求。市場機遇無處不在,你要做的是挖掘需求,運用新技術解決用戶的老問題。只要市場上還有蹩腳的產品,就有機會;其次,技術不斷發展,今天難以置信的創意,所不定明天就可以實現,最后運用現有的應用程序和技術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所以作為創業者,我們應該追問用戶的需求在哪里?這個需求是增長的還是萎縮的?未來的5年的需求在哪里?用戶的哪些需求沒被滿足?再回到商業的本質、回到人性的本質,產品就是在用戶目標和公司的商業目標之間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