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七月末被女兒一步步誘導到書桌前,開始胡亂涂畫。用彩鉛模仿出的幾張小畫還當真得到了女兒和家人朋友許多贊美,讓我這個繪畫小白備受鼓舞。
我妹妹警告我:“改行啦?小心五十以后要成名!”我報之以大笑。
她繼續說:“吳昌碩四十歲的時候拜海上名師任伯年為師學習畫畫,六十歲成職業畫家。齊白石、張大千都甘當他徒弟——給你立個方向哈!”
好嘛!女兒給我準備紙筆,妹妹為我指明方向——我焉有不畫之理?
已經奔五的我向妹妹挑釁:“我現在學是不是還有點早哇?我是大器晚成型滴!”
妹妹回道:“開始吧,比小吳已經晚學十年啦!”
我的那位同樣才開始學畫的朋友也告訴我:“著名的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據說也是五十歲才學畫畫——所以咱們現在學,正當時。”
呃,原來五十學畫,前途這么光明。還真得當心呢,萬一不小心成了名可咋辦——我這么低調的人兒!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話說當我還在夢中為萬一不小心出名而發愁時,怎么也不會想到我的繪畫生涯還不到一周就遇到了瓶頸期(詳見《涂涂畫畫(1)——如果你感到累,那就一起畫畫吧》)。使得一心想速成的我不得不暫停下來,老老實實地回到原點,捧起女兒的素描入門書。返璞歸真,夯實基礎,從素描開始。
首先開始線條的練習。熟悉各種線條的畫法以及如何用線條創造層次感之后,可以嘗試用不一樣的筆觸和線條描繪各種物品不一樣的質感。線條的表現力非常神奇,只要用適合的方法,無論什么質感都可以用線條表現出來。
1、光滑的質感
練習一、香薰蠟燭和櫻桃
對光滑的物品,比如水果、玻璃制品、不銹鋼制品、陶瓷制品等等,要表現出光滑的質感,就要畫出物品明顯的高光,讓亮色與深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注意刻畫出物品上的反光。
在畫玻璃杯的厚度時,要勾畫出邊緣,中間留出空白的部分,這樣既能表現出厚度又能表現出玻璃的透明感。杯底的部分要注意留出反光的亮色,杯體的高光形狀要畫得硬直。
在表現櫻桃光滑的質感時,要注意畫出櫻桃表面橢圓形的高光,還要畫出櫻桃表面反光的部分。
按照要求畫完后,我左看右看,怎么看怎么感覺杯子有點跑偏,櫻桃也不夠圓滑。我將它發給妹妹的女兒看,她今年十四歲,曾經學習美術好幾年,畫得非常棒。我不恥下問,虛心求教。
她儼然一個小美術老師,給出相當專業的點評:“玻璃的質感很好。櫻桃的邊緣再圓滑一些,線條過度自然一些更好。”
我問她:“新手上路,手下沒準。可以用個瓶蓋畫圓嗎?”
她馬上發來一個“NO、NO、NO、NO”的表情。
我仿佛看到她失笑的臉,仍然堅持不懈地問:“為什么不能?”
“太生硬,不自然,慢慢練。”
接著又告訴我:“多練練玻璃杯的形體、玻璃杯口、形狀、厚度、圓滑度。”
我連連點頭。我是一個好學生。
練習二、玻璃花瓶
畫玻璃花瓶時重點表現玻璃透明的質感,花瓶透明處只加重邊緣,留白較多,與瓶中的深色液體形成對比。最后用橡皮在瓶身上擦出形狀硬直的高光。
我對自己的這個練習相對滿意,為它取名為“送你一枝春”。
我的小美術老師的點評是:“花枝的明暗再區分一些,整體效果會更好。”
嗯嗯,謹記在心。
2、絨毛的質感
練習一、半個獼猴桃
獼猴桃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短短的絨毛,用短弧線,順著獼猴桃表面的弧度來畫,也可用不規則的筆觸表現毛茸茸的感覺。
本著節約環保的原則,這半個獼猴桃我是用半張A4紙畫的。表現出來的質感還是有差別的。
我練習這幅習作的前兩天,即八月十一日下午,我所在的地區有兩個旗縣遭受了暴雨和罕見的龍卷風的襲擊。其中受災最重的一個村莊,龍卷風過后變成一片廢墟。
八月十二日,我和同事驅車趕赴現場和當地醫院,當日往返六百多公里。回來的第二天,當我又一次坐在書桌前,打開書,看到這半個獼猴桃。
我決定畫它。這半個帶著濃濃煙火味道的獼猴桃,像庸常的日子一樣平淡無奇。然而平淡庸常的生活對失去親人和家園的人來說已成為一種奢望。我慢慢地畫它,為自己此刻擁有的這份安寧幸福得無以言喻。
練習二、熊貓靠墊
畫這個熊貓靠墊之前,其實我想試著畫那個有著又長又軟絨毛的毛球裝飾物。書上說,用較長的弧線可以表現絨毛柔順的質感。可是畫這樣雜而不亂、柔軟有形的線條對我來說實在太難了。
看著自己畫出來的亂糟糟的一團,我不忍直視,一邊迅速地擦掉了它,一邊暗暗告訴自己:慢慢來,別著急。
于是開始畫這個簡單的熊貓靠墊。它的表面是一層短短的絨毛,用短筆觸畫出一簇簇短小的絨毛陰影,就可以表現出毛茸茸的質感和靠墊表面凹凸不平的質感了。
我的小美術老師看后告訴我:“暗處的邊緣要卡一下邊。”
我沒有聽過“卡”這個詞,不知卡為何物。遂不恥下問:“咋卡呀?不懂啊!”隨即又似乎明白過來:“是加重一下嗎?”
美術老師的答復也同時發過來,言簡意賅:“立起筆,加重。”——真是心有靈犀!
3、紋理的質感
練習:格子花紋蝴蝶結
這個蝴蝶結發飾是用格子花紋的布料做成的。書上說,畫的時候先畫出蝴蝶結的明暗關系,再將鉛筆削尖,細致地畫出格子花紋,注意條紋的方向要與蝴蝶結的形狀相吻合。
我畫的順序比較隨意,先畫的格子花紋,后畫的明暗關系。不過,這張習作倒是得到了小美女老師的肯定。她說:“這個很成功。”
我一高興,給她發了個大紅包。
4、布料的質感
畫布料時,要表現出柔軟、易折疊的質感,最關鍵的就是畫出布料上的褶皺。
練習一、蝴蝶結
先用碎片時間練習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蝴蝶結,畫出褶皺的陰影和明暗的漸變就可以了。
練習二、包著裹布的便當盒
便當盒的裹布因為頂端的結產生了一些褶皺,仔細畫出褶皺的陰影,就可以表現出面料柔軟地束在一起的質感了。
盡管我很用心地去畫了,卻總感覺哪里不對勁兒,看上去有點怪。我把它發給我的小美術老師,求指點。
老師也很忙,有很多課業,半天沒理我。
過了一會兒,小美女終于回復我了,還非常敬業非常認真的用圖示指出了我的不足。她告訴我,最上面的那條邊稍稍向上一點,另一條邊向下壓一點,右側的豎邊往回收一點。
我按著小美女的指點稍微調整修改了一下,看上去果然順眼多了。
5、粗糙的質感
練習:棒球
粗糙的質感是相對玻璃、陶瓷等光滑明亮的物品而言,用明顯的線條排列和不規則的形狀可以表現出這些質感的特點。
棒球的表面有一些臟的印跡,畫的時候先畫出棒球的整體明暗關系,最后在表面用短筆觸加上小塊的印跡。棒球表面還有皮革的質感,畫時可以用較明顯的筆觸排出短的交叉線條來表現。
這個臟臟的棒球是我到目前為止畫得最中規中矩、最認真細心的一張習作,用時一個半小時。分別用了HB、2B和4B三支不同型號的鉛筆,卻仍然沒有完全畫出皮革的質感。
我很清楚原因何在——自己的線條練習非常不夠;再就是還是急躁,急于完工,缺乏足夠的耐心、細心,也沒有做到全然的靜心。
小美女老師為我的這張習作第一次點了贊。她有些難以置信地問:“五姨啊,你那個球是自己畫的圓??”我洋洋得意道:“是啊!”哈哈,她一定懷疑我用瓶蓋畫的——但我真沒有,我悄悄地學會了一個畫圓的方法。
這段時間,女兒陸續給我買了72色彩鉛、素描專用紙、彩鉛專用紙和各種橡皮若干,外加一本《色鉛筆自學圣經》和一個塑料畫夾。
前天,又收到女兒幫我買的一套不同型號的繪畫鉛筆,從2H到3H,從2B到10B整整十支。畫這個棒球時馬上就用上了。
我看著女兒給我配備的越來越豐富的裝備,心想這賊船看來是下不來了。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