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會有對家挺失望的時候?或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或是厭倦父母的爭吵,又或是對父母的作法失望——
或許總會有那么一個時候,總會有那么一個理由。
自小時候喬便數次對父母的一些做法有微詞,憤極時她只想早日長大嫁將出去也好離了這個家。可天意冥冥,遇人不淑,最后她還是回到了這個娘家。
01
她爸是讀過一些書的,在她心中并沒有媽那么二。他爸喜歡“收藏”,收藏是僅限于并不值錢的舊物而并不是文物古董之流?;蛟S是出于老一輩對舊物的不舍吧,無論是破舊的還是已不合時宜的都不舍得丟棄,有親朋故友搬家的,他還會將一些舊物拾掇回來堆放著。本來一套不差的房子,硬是被他安置得有點象雜物房,電視柜的右邊是他的藏品閣,層疊著數架風扇、DV光碟機、舊式空調扇;陽臺擺放著兩個鞋柜,但并不是放鞋子的,里面盡是一些雜七八,什么繩子、編織袋、爛雨傘之類;陽臺靠外的一角還放著一個老式的樟木衣柜,里面并沒有放什么東西,只因為那是父親結婚時他親手打造,說什么他也要留著此柜;至于他的房間一個已封閉的小陽臺也滿是雜物。房子處在一個宜居的小區,當初購買時價錢不算便宜,裝修也不差,卻愣是讓他弄成了“舊物回收房”??纯锤舯谡孀鰪U物回收營生的那戶人家,家里倒是整潔的很,這真不禁令人唏噓!
喬曾很多次跟他說過:爸,有些東西已經過時了,咱家也不大收藏不了太多舊物的,要不就別要了。他總不吱聲,有時說多了他會突然地暴怒:你若真把它丟了,你還不如先要了我的命!然后某個深夜他不時會忽然長嘆:唉——
如果說一個家里總需要人忍耐的話,喬也只好如此將就著,不再說話,奈何是在人屋檐下,兒時如此,現在也如此??v使那是自己的房子,對于父輩也總不能把他逼病了,中國的倫理無論你有多正確的理由,氣死父親就是你的不孝!
她不喜歡帶朋友回家,哪怕是最好的姊妹,斯不是陋室,可讓人看到里面的情形真的很丟臉!
02
喬爸總愛將吃不完的飯菜往冰箱里放,哪怕是數條青菜,也從不會加保鮮膜。不知道他為何喜歡那樣,留著也不是為了再吃,就是那樣放著,而不愿把剩菜倒掉清洗了,跟他說依然是無聲。若喬媽或她不出手,冰箱就會有發霉的剩菜。異味籠罩著,基本上進過冰箱的剩菜她都吃不了,一時嘴饞吃了,八成會拉肚子。在休息日她再也看不過去時,她會把冰箱清洗一下,擦拭一番。
他若洗碗,逮到哪條抹布就哪條抹布,哪怕是一條擦灶頭或擦墻壁的清潔抹布,鋼絲球也是如此,從不區分類別。碗碟有時也是隨便刷刷,有時從消毒柜拿出來的鋼碟還粘著上回蒸魚殘留下來的魚皮。她知道那也是不能說的,他能洗洗碗已經很好,還能要求他把事情做好嗎?
可是——
可是那是自家用的碗筷啊!有時比起街邊餐館的還不如。喬上了一天班也是累得很,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地板清掃一下,因為滿是沙土碎屑的臟得她有點接受不了,每天都如此。然后她會幫忙著做菜,再然后她已不太愿意在飯后洗碗。如果并不是太累,偶爾她還是會洗碗的,一月哪怕有幾次,家里的碗筷也算是有洗干凈過的時候。想自己吃飯能舒服、安心一些,每次裝飯之前碗筷是得看看確認一下,必要時沖水清洗。
但有時也管不了那么多,中國人已習慣與毒為伍,早已百毒不侵了!
03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維修不是女人的戰場,可家里有什么家電或水管壞的,要么你忍受著,要么你就動手吧。打電話找維修師傅,上網采購零備件。師傅來了,喬爸會跑去看著,扮演著學徒的角色。
有次大廳的鐵藝頂燈不亮了,喬在網上買了光珠盤尚未到貨,或許這給她爸看電視帶了不不便,他竟先動手了。那盞燈原是配環形燈管的,在五金店里已淘汰買不到了,他愣是把電線接出來掛上一個土土的節能燈泡,然后用鐵線鉤掛在燈罩上。
在垃圾桶旁,他想掛上一些垃圾袋,于是便用透明黏膠紙貼了一個鐵鉤,掛上垃圾袋子。
有次,洗衣機的排水管裂了條縫,他就用透明膠把它捆住繼續用。這個城市并不是邊遠山區,那種幾塊錢的塑料排水管滿大街都是。
她想他好歹是讀過中專的,在他那個年代讀過中專也算是比較有文化的人了,怎么處理起事情來盡還是如幾十年前般土,還是用那些年代的思維、用那些年代的處理方法,是圖省事還是思維只停留在那個年代了?人說父母從不需要開考試,但可以學到老??梢圆慌c時俱進,但可不可以問問家里人的意見,聽聽家人的感受?
04
喬媽雖只有小學文化,但是個勤勞的人。她會為家里人做很多事,可但凡勤勞的人總會在家里養成一些懶人。
大包大攬在某一個角度來說是個好媽媽,但另一個角度來說不知是害了自己還是害了家人。畢竟授之以魚是無止境地付出,久而久之人家更是樂享其成了??蓱z人必有其種的因果!所以她總是抱怨,抱怨家務總是她一個人操持,老公一天到晚躺沙發,小女兒回家就是煲劇從不援手,只有她病倒躺著的時候他們才會出現在廚房。
喬曾有一段時間離開娘家居住,吃過不少苦。她是心痛她的,所以下班回來都會到廚房看看她,幫她打打下手,順理成章成了聽她抱怨的聽眾?!鞍?,從嫁給他到現在退了休,就不見他來幫把手,以前忙工作也算了,現在也不見他來補償一下??此莻€老工友婦唱夫隨的,買菜逛街男的總是跟在后面拎包——”
喬耳朵聽得都有點起繭,耐不了性子就說:“那你喊他一聲呀,有什么需要他幫忙的,跟他說說??窗謺粫兔??!?/p>
“這還需要說的嗎?家里的事情他理應自動自覺地來幫忙呀,主動一點,讓老婆少操勞一點呀!”
“長久以來爸已經習慣不做家務了,你不招呼一聲,還想著他會自動自覺?如果是這樣,你也不需要在此抱怨了。既然他不會主動,你叫一聲他若動手你也少做些事呀?”
“要說的,還要說的?家務還要人叫的?都是我一個人,都是我一把手做——”她叨叨個沒完,如此無效地抱怨可以重復很多遍就是不愿喊一聲幫忙的。那是解決問題的態度么?都說老人像小孩,是有點無理取鬧。
有時喬也默默地在想:我不是在幫著她打下手了嗎?她總沖著自己抱怨的,那種感覺就像被她指著開罵,爸是不用聽的,妹也是不用聽她罵的。越是干活多的越要受罵嗎?自己還傻愣傻愣地站在廚房干嘛?賤賤的,酸酸的,還不如回房看手機。
05
喬在廚房站多了,她媽也漸習慣放手,她在廚房出現媽便走了。這也沒什么,她老人家能躲在沙發上坐一下,看看電視又或是看看手機什么的,也是自己對她的一種孝順。
可她老人家離開廚房往往不是自己歇著,而是削個水果又或是拿點糕點去哄小妹的兒子:“寶寶,你要吃這個嗎?”
“不要,討厭!”
“那吃這個啰,這個梨甜!小妹你也是的,總不喂他吃點水果?!?/p>
“套用一句,”小喬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想:“我是充話費送的嗎?還是應了那句 這是果然是親媽!”
自己作為兒女,自是理應孝順她,但她卻不愿意孝順她的意愿。她可以為媽操勞、可以伺候她,若她能閑逸一點的話,但她不愿她的付出成全了她媽伺候孫子的意愿!
原來這個家庭中付出都是那么下賤的嗎?沒有肯定、沒有贊許、沒有鼓勵,越享受越能得到,媽的價值觀就是這么給人導向的?!原來他們都明白,只有善良的人不明白!
本也該她一人操勞,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
要么冷眼看她繼續勞苦,要么自己忍受難以言語的內心煎熬——
她也終有爆發的時候,就躲在房間里任由她一人作去吧??扇滩蛔∵€是不時到廚房外瞄瞄她,感覺就像被唐僧趕回花果山的悟空,表面裝作不聞不問,內心何時不是隨著取經僧,憂心著他該又在哪受難了?!
06
她媽逛菜市總愛逛個兩三小時的,似乎要將整個市場巡視完,將價格了如指掌,方下手去買。買菜總愛買得多多的,一邊呻吟著提拉得辛苦,一邊一如既往。其實從家到菜市的距離就是五分鐘,根本不需要儲藏,而且每天她都會逛兩次菜市。
買回的東西一天根本吃不完,第二天青菜黃了她也不舍得丟,挑挑選選的又抓出一把。不知道她知不知這樣是暴殄了食材,花新鮮菜的價格家人吃到的卻是連收市都不如的青菜,若說是有心做慈善也無需花兩小時去比對菜價了。
老人家買肉從不買冰的,說是不新鮮、沒營養,可她不時會買很多菜回來一頓吃不掉,便放在冰箱里,慢慢消化。喬打趣她是“人家冰的不放心,鮮肉要買回來自己冰”。天氣熱的時候,加上冰箱環境不好清潔不夠,兩天下來肉就有些味道。
爸一樣,媽也一樣,老人家很難說得他聽你的,小喬說過數次,依然是作風照舊。
喬媽買菜作食還隨心所欲的,從不問家人需求。那種天馬行空叫做她覺得好就好,但做出來卻又不見她多吃一點。她可以在你牙痛的時候煮紅燒肉、炸小魚;可以在你例假的時候煲涼茶、煮綠豆湯;你皮膚過敏的時候,問你晚餐吃蝦還是蟹—— 有點哭笑不得,只得不吃或少吃吧。以致有時很豐盛的菜卻剩了很多沒動,浪費了!
07
老人家年紀大了,孩童一般愛耍小性子。其實喬覺得她年紀也不算大,待她到她媽的年紀時,或許剛可以退休。
她會在喬的梳妝臺前修剪劉海,讓桌面鋪滿碎碎的頭發;會偷用喬的護膚品,有時卻連蓋子都沒蓋上;倒放的那支洗面奶有時蓋子沒蓋牢,漿液流了出來——而當喬問她是否用了沒有蓋好蓋子時,她總會說:沒有,哪有用過!喬是知道妹子另有牌子是不會用她的,且也不至于太忘事,好幾次都沒有蓋好蓋子。說了兩次之后,她更是像小女孩般撒嬌說喬冤枉她。真拿她沒辦法,只得象包容女兒般幫她收拾好場面。
有時喬想做個湯或糖水什么的,問她紅棗、冬菇之類放在哪里,她會反過來問:“是呀,在哪里?”
“媽,我問你呢?”
“是呀,我也在問自己?”
有時喬發現一些干菇放得太久已經發霉了,會說“媽,這個你先買的怎么不先吃完又買新的,現在都發霉了!”
“怎么會這樣?怎么會發霉!”她粗聲問道,接過去看了看,用水沖洗了一下,似乎還想挑出那么一兩朵好的。
“我跟你說發霉了,你倒反問我怎么發霉了?我在亂說嗎?怎么象怪我一般?”
“你又亂想東西生安白造了,我怎么是怪你呢?我在問我自己?!?/p>
弄得喬有時真的很不想跟她說話。從她態度就看到了未來,作風照舊。老人都那么橫嗎?如此這般,怎給兒孫做榜樣呢?喬不止一次地想,等她老了,一定不能像她那樣。唯老不尊教壞兒孫!
08
喬媽是一家里學歷最低的一個,可也是最專家的一個,“開藥方”最大膽的一個。小孫子有點咳嗽、流鼻涕什么的,她就會熱心地從藥房抓回一大把藥,老催著他要吃布洛芬、羅紅霉素,兩天不好就要小妹帶他去輸液。喬不知道她站的是什么神壇,只是沒燒要人吃退燒藥,流點鼻涕人精神著呢,要人去輸液,她可知十月起門診都要取消輸液了。
她牙齒疼,她給自己泡大黃、黃連水;餐時肉沒多吃,山楂、金銀花水倒常常喝;煲個藥膳湯藥材大把的放,湯苦苦的如喝藥一般。路邊的藥婆給她個方子,她也深信不疑的,猛藥數味還沒有標注用量的,她理解是都隨便抓點。藥有君臣佐使,相合相反,她真是無知者無畏!喬說不聽,一輪搗騰下來身體底子變得挺弱的,尿頻、半夜還會咳嗽。
老人家也沒少去一些養生店聽講座的。聽而信之,根本無能力去辯是非。有些或許是對的,可她又或會斷章取義不注重實際,比方說:運動是好,可她好素食燒少肉,半月板也以有點磨損,她還是堅持多多的走路。
人說激光能碎血栓,她便買了那套儀器。一些偽網站或許如是說,可百度里、醫學雜志里激光的作用還沒發現有此一項。講課的都是博士專家,就由著她,權當是接受心理治療和暗示吧,她信也就不碎了她的信念。
就是血緣至親,若不尊重一個人的感受,不聽取意見需求,人心也會被撕磨得千瘡百孔。冷得若冰一般。情感的淡漠就是從你不屑一顧、作風依舊開始。父子如是,夫妻如是,你不在乎我,于是我也不再在乎你——
這就 ?寫成了家里那段難念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