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楠哥過來,剛和我們聊幾句話,我就提到你還沒寫觀后感,然后楠哥瞬間就進入非常認真專注的模式,坐在我旁邊很認真的寫著觀后感,很榮幸成為第一個半成品的讀者看到了昨天寫到孩子的那部分,早上楠哥告訴我已完成,于是迅速去翻他的朋友圈,看到朋友圈更新時間凌晨1:25,熬夜了,真可謂說到做到,答應大家要寫的,就一定要當天完成,挺佩服的,感覺認真的男人最可愛!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個時代這樣的人少了,我們遇到了,珍惜這樣的朋友吧!于是我也想多寫點什么…
短片《三分鐘》我沒有完整的看完過,當要看別人的觀后感前至少自己也得有自己的想法吧,于是我剛剛在辦公室看完了整段視頻!
先說說自己的想法吧,對于我們這些在外的游子們,不管多忙,過年是一定要回家的!看到火車上那么多人擁擠著,卻滿臉掛著幸福的笑臉,這一年來不管在外如何,至少回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激動和令人向往的,不僅想起了大學乘火車上學的時代,擁擠、疲累、各色人、有時候沒有座了,甚至最慘的一次是上不去車,舅媽送我,舅媽和男同學把我從車窗給扔進去了,想想從大學就出來漂泊在外,十幾個年頭,十幾個春運的路上發生過太多的故事,所以春運的路是很難走的路,也是最幸福的路!幾個同學擠在一起,打牌、聊天,再來一碗泡面加一根火腿兒那簡直就是美味!哈哈,所以,在我看來,回家的路上,條件再艱苦,那都是甜的、美的、幸福的!
再看,孩子與媽媽,我也有一點質疑,站臺上都有號碼,怎么就不能提前打電話告訴孩子自己在什么位置,這樣還能再多一分鐘說話(當然,這是節目要渲染的一個效果,也可以理解)??吹胶⒆优c媽媽對視的眼神,令人心酸,孩子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的全部,孩子要比父母還愛著他們,這是在幾年前我不曾想到的問題,楠哥就能第一時間的用很理智的客觀的角度理解孩子,這就是以為人父母的柔軟吧。也體現了新時代教育的進步,當今社會父母懂得如何育兒,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這是一個好的現象,更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所以,很多人懂得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也懂得了如何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這樣發展下去,如果孩子們都變成溫暖的而非性格扭曲的人,那不是更理想的一種社會現象嗎?那不就是整個社會素質層次提高指日可待了嘛,試想一下,溫暖的人多了,社會會怎樣?
看孩子背誦完九九八十一那里,如釋重負,聯想到我們從小到大努力的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為了讓父母開心,我們盡可能的努力做到最好,就為了換來父母的一句表揚,鏡頭里,媽媽走的時候,揮著手笑著,孩子也背完了乘法表,此刻,我想就算沒有再多的叮囑,沒有再多的語言也足夠了,此刻揮手、沉默與微笑就是最美的語言。
不管是孩子也好,父母也罷,都沒有完美的人,都是邊學習邊在努力的成為最好的孩子和最好的父母,反正不管怎樣,就算媽媽嚴苛了,孩子難過了,但是,家人的懷抱和溫暖永遠是化解一切的源泉。或許有人因為父母曾經對自己的嚴苛,嚴重者有的父母曾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傷害過他們,但是,老一輩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理念還沒有那么先進,孩子大了,如果懂得了原生家庭這一理念的重要性,你就應該換個角度想想試著原諒父母與其曾經給與的陰影,因為懂得放棄和釋懷的人生才能過的越來越開心,多記住一些美好,忘記一些痛苦,才會越來越快樂。
故事背后需要我們反省的應該就是不要用最嚴厲的態度對待自己身邊最珍貴的人,多跟自己的父母、愛人、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千萬別忘了,我們和父母的關系,一直是處于一種互相失去的關系,珍惜所有相聚的時光,過年啦,好好陪陪家人才是王道啊。
很喜歡楠哥寫的一些看法,因為,很多都是我不曾想到的一個角度,所以,每個人的觀點不一樣,思維的碰撞真的可以引發一些其他的思考,楠哥是一個個性獨特的人,很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