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幾年,我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愿與家長精誠合作,用“嚴格”的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這句話很簡單,但是非常有效,它是我處理家長關系和學生關系的基石性理念,它為我贏得了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尊重,我甚感欣慰。
1.與家長精誠合作
按照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教育一般可以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種教育相互作用,將學生塑造成各種各樣的人。這其中,在學生未離開學校之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比重要遠遠大于社會教育。因此分別站立在這兩個教育背后的家長和教師的關系和諧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和教師的關系很微妙,我們常常在報端看到有家長對教師感激涕零,抑或某個家長對老師強烈不滿、拳腳相加(可悲)。我們細細思考,這背后的悲歡離合,一定與連接家長和教師關系的學生有關。那么教師和家長關系如何處理比較好呢?我覺得精誠合作是必由之路。
從教師層面上來看,我們對待家長一定要熱情、周到、專業同時不卑不亢。我們一定要愛自己所教的所有學生,對待家長熱情周到,這是我們獲取家長支持的基礎。同時,我們要做到我們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不去找家長。叫家長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經常性的、無效的“叫家長”容易引發家長不滿和對我們專業性的質疑。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取的家長信任,然后贏得他們的支持,讓他們為我們學校教育提供必要的輔助。
從家長角度看,家長也要本著合作的精神和教師交往。尤其要摒棄的是“被害妄想癥”。有一些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會得到不公正待遇——被老師不公正對待、被其他學生毆打、被生活老師虐待、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咳咳,這真是想多了。其實我們只要用“結果倒因”思維方式思考,就會認識到上述想法的荒謬性——學生不好了對教師有什么好處?有任何好處嗎?沒有!所以教師群體(所有群體)作為受過專業訓練的教育工作者,是斷然不會愚蠢得那么做的,可能由于經驗原因,有些新任教師會在處理學生問題上犯錯誤,但是絕對不會出現故意整人的現象,至少在雙語學校不會如此,我們學校的教師都為自己的專業性驕傲。家長朋友請放一萬個心,請將主要精力放到與教師合作上,放到解決孩子成長所面臨的問題上,從而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擰成一股繩,進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2.嚴格的愛
它的內涵很簡單:做對了就表揚,做錯了就批評,針對每個學生都是如此,無差別對待。
“剛柔并濟”才是真愛。賞識教育跟重要,但適當的批評教育也是必要的。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是母親式教育——無條件地去愛;批評教育是父親式教育——孩子達到期望才會被愛,這可以幫助孩子解決自身問題,不斷在學習生活中勇攀高峰,日趨進步。這兩點缺一不可。
嚴格的愛更意味著公平。它不因學生成績的好壞來決定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它以事情的對錯為唯一判斷標準。每一個正常人都喜歡公平,小孩子尤其如此,所以作為教師或者是家長,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這一方面可以避免成績好的學生飛揚跋扈,翹尾巴,另一方面將贏得程度稍差同學的信任,向前進步。你不要擔心會失掉好學生的愛戴,事實上作為學習上的佼佼者,這部分學生懂得道理頗多,他們反而更喜歡那些真的批評他們的正直老師。
教師朋友如果做到了以上兩點,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你一般能夠與家長和學生和諧相處,從而降低工作的內耗,享受教師行業給你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從而過好自己的生活。
祝福大家,希望每個家長、每個學生、每個老師都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