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謝子君
【派別】玉印派
【導師】王玉印袁文魁
【分舵】圖龍寶刀
【舵主】焦典
【導圖解說】中心圖是天平。原本電腦的底稿還話了第三分支,向講述的是“特殊能力”——別人看不到的付出。但不知道如何銜接第二個分論點,就沒寫了。
文章:
世界本就不公平。
前兩天為公司配了一段錄音,里面讀到《馬太福音》第二十章1~15節中說到,家住清早雇人進葡萄園工作,講定一天一錢銀子。接著在上午,中午,下午各時間段請了一批又批新工人入園工作。到了晚上的時候,管家把工人們都叫去老爺那領取工錢,從最后入園的開始領。下午的雇員先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及至那最先入園的來了,他們以為必會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銀子,他們就抱怨說:“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后來的只做了一個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其實,他們都忘了,早上入園時,自己同意的一天一錢銀子。
我有一個好姐妹,2月底至3月初,他有些抑郁的跟我抱怨到:“為什么我對別人付出那么多,卻沒有回報?”我說,當我們對某個人好的時候,某人不一定會對我們好。但一定也有一個人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你不需要的時候隱身,也不需要你的回報。當然,我也“抱怨”了一句實話——我對你的好也沒想要回報。
在3月中旬的一段日子里,我有些抑郁,那時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住所還沒有著落,雖然公司安排了賓館而且費用不需要自己承擔,但我依然覺得沒有“歸屬感”。在公司,交了一些新朋友,但我依然覺得自己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外來人”,雖然我是第一批上班的員工之一。那段時間的情緒不是很穩定,跟好姐妹“抱怨”了一些事情,他的話不僅沒有讓我掃去陰霾,更是讓我覺得我一定是交了一個“假姐妹”。那天我哭了,很傷心,然后就拉黑了他。
那天是3月20日。
其實我忘了,別人對我的好,我也有過不曾回報。我想到boss,因為我跟boss的聊天模式是:我不高興——他哄我高興——不聯系——再一次不高興——他哄我高興——不聯系。
我想到一個視頻,“傳遞的愛”(或許是叫這名字吧),大致的內容是:A幫助B,B幫助C,C幫助D,……,Y幫助Z,Z幫助A。他們彼此之間并不認識,幫助過后也許不會再見。
當天,我又加回了好姐妹,對他說:“我們總是認為自己付出了沒有回報,殊不知自己也一樣沒有回報別人。”
同時也再次告誡自己,待人常懷一顆素心。
(4月20日后記)今天好姐妹看完文章后發給我一句話“長得越美,責任越大”。好吧,我接受這樣的夸獎(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