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國慶過后,寒涼的秋雨就開始肆意起來了。看片片葉子與落花在雨中旋轉飄零,渲染了秋色,滄桑了流年。那一直霏霏著微雨的自然涼意里竟帶著些溫暖和思念。正所謂“冷秋冷霜冷落葉,暖情暖意暖歲月。”
相比之前炎夏大部分人的食欲不振,體重清減,而今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好的了。呵呵,何布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貼貼“秋膘”,做一枚幸福的吃貨呢?
牛肉控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吃牛肉。據說牛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少。所含必需氨基酸也多,且較羊肉溫和不燥。想念我大內江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美譽,據說是張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的牛肉面了。這牛肉面講究燒餡、用料、調味,其獨到之處在于細面重堿、寬湯紅油、牛肉入口即化、咸鮮味濃,湯中還會別出心裁添加韭黃調味。
想念得緊了,卻不能拔腿跑內江的當兒,就提前一晚跟著感覺搗鼓搗鼓我喜歡的牛肉面吧。
家里有帶肥肉的牛腩,到市場買點新鮮堿面,吸味韌性好;調味準備好,多花點時間,做出來應該不難的。
材料
牛腩500g? 面條? 青菜? ? 西紅柿2個 洋蔥1 個? 小米辣、泡椒、泡姜若干(酌情,可不要) 蒜2個 姜2塊 蔥3根 香菜2根 陳皮2片 八角2個 桂皮1截
冰糖1塊 生抽1.5湯匙 自制豆瓣醬1湯匙
油辣椒(酌情加量)
做法
1.牛腩清洗干凈,切大塊(牛肉一定要切大塊,因為燉煮的過程中牛肉會縮水,體積會變小1/3)姜、番茄、洋蔥切片。 1 個蒜切開成幾塊,另一個蒜切成粒狀。
2.牛肉和部分姜塊冷水下鍋,炒熟撈出備用。
3.鍋中下少量油,下洋蔥、陳皮、塊狀大蒜、 八角、香葉、桂皮、姜片、泡椒、泡姜到鍋中小火炒香
4.加入冰糖一起翻炒到融化,加1 個番茄、放一勺番茄醬,一勺豆瓣醬,再下蔥段炒香
5.下牛肉翻炒均勻,加生抽
6.倒入燉鍋中加水,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燉2個小時左右備用。
7. 早上另取鍋煮面,水滾的時候下面,燙幾滾撈起來,每次水開的時候都要往里面加點冷水,這樣的面條更加勁道,起鍋的時候加些青葉子菜。
8.加湯底和肉,油辣椒、小米辣、蒜粒,再加剩下切好的新鮮番茄片,撒點細碎新鮮香菜。 完美!
看碗里面鮮艷得紅紅綠綠的顏色,就很有食欲了,這大概是蕭瑟秋風里紅配綠最亮麗的搭配。 這樣子熱氣騰騰著內牛滿面的一碗,卻極盡豐盛幸福的感覺。
入口,牛肉肥的軟糯,瘦的酥爛入味,不知是否加了番茄的緣故,湯汁特別鮮美,尤愛燒牛肉里番茄酸甜軟糯多汁的口感。徐先生和小朋友的沒加小米辣,是咸鮮微辣剛好的味兒。至于加了小米辣的我的面,吃來可是鮮辣可口,極其過癮的。
不同辣度牛肉面里的面條都一樣的爽滑入味,吃得個碗底朝天。一致公認,這是私房自制史上最好吃的牛肉面,大愛那隔著門都能讓人垂涎欲滴的香味!
十年,我這公認無辣不歡的人兒終于還是和微辣界人士愉快地吃到了一起。胃在哪,心就在哪。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肯定也是可以吃到一起的人,就算口味各不相同,一方也能理解另一方的喜好 ,適時做出調整,甚至妥協。比如這一碗內牛滿面,是嗜辣的我主動提議加點番茄進去一起燒,緩解湯底的辣度,多些潤甜的味兒。至于小米辣,則是女兒主動提醒我,徐先生幫忙切的。
生活不僅是詩和遠方,更多時候是由眼前落到煙火氣里的柴米油鹽醬醋組成的。細水長流的朝夕相處時,能不能在這一粥一飯中吃得皆大歡喜,該是一家人幸福與否的關鍵之一吧。很慶幸,我們在這清冷的秋晨里,擁有著的這內牛滿面的溫暖,是用以抵御外面寒風陣陣的溫暖鎧甲。
關鍵食材TIPS:
【細堿面】面條要用剛加工成的細堿面,也叫“水葉子面”,這種面條比較薄,堿香味更濃,吃起來更細膩。
【辣椒油】辣椒是曬干以后用油煎過,用料理機里研成末的。四川人稱之為煉制辣椒油時的油溫要掌握好,油溫太高會將辣椒燒焦,太低做出的辣椒油過辣,這個是關鍵的部分,要讓辣椒油吃起來并不特別辣,有一種清淡的糊香味。油辣子也是不能做好了馬上就用,一定要放一下,放一下才沒有那么燥。
【牛肉】牛肉的燒制和選材尤為重要。牛肉要選擇貼近肋骨、帶有牛筋或者肥肉的肉,剁塊后先用大火炒制,待香味溢出,沒了腥味后再放入豆瓣醬、姜、蒜、八角等佐料,隨后便用小火長時間燉制,直到牛筋不粘牙齒、牛肉不塞牙縫即可。
繼續花樣早餐:
吐司撕成小塊,無花果切小顆粒一起加奶拌勻,加點鹽、面上磕個蛋,撒每日堅果,入烤箱180 度烤20 min左右。出爐后放切好的牛油果鮮果片,吃來是很有層次的口感,不錯。
頭天家里燉了雞湯沒吃完,早上就特意加了些冬寒菜和泡發好的木耳用來做了菜泡飯,再加個水煮蛋,就著豆腐乳和脆爽的泡菜一起吃來,那久遠熟悉的味道居然真正讓我們味蕾再次沸騰了。女兒也是超級喜歡這泡飯樸實味道的。
大愛意面過后這碗清潤的小吊梨湯,一碗下肚,從舌尖到胃,熨帖又舒服。這細膩、清甜的老北京秋冬傳統飲品,想要熬好一鍋小吊梨湯,梨子皮和銀耳是關鍵,在保證這兩者的基礎上,一定不要忘了話梅,它是點睛之筆,是讓梨湯更好喝的秘密武器!
材料及做法
雪花梨 500g? ? 清水 1000g? ? 話梅 3顆? ? 冰糖 30g-50g? ? 枸杞? 銀耳 20g(泡發后100g)?
水燒開放入梨子塊梨子皮銀耳冰糖 (銀耳去掉黃色把柄部分撕塊)放入話梅,撒一把枸杞轉小火熬煮,水位下去三分之一就OK了,大概半小時左右。梨子銀耳也可以吃掉
金秋送爽,菊香蟹肥,肉滿膏黃,又是一年食蟹時。紫蘇葉氣味芳香,同螃蟹同煮可祛螃蟹之腥味,可溫蟹肉之寒涼,還能使蟹彌漫著蘇葉特有的香氣,而又不影響蟹本身的味道。
隨心的一個搭配,因為奶油軟糖醬的緣故,小朋友說是吃過最好吃的粽子。其實,這醬是為消耗做月餅剩下的奶油而臨時起意做的,熬好的醬凍冰箱里可以儲存一段時間,早餐抹饅頭或吐司片上都挺香的。嘗試總會有驚喜!
奶油軟糖醬做法:
先將淡奶油150克加熱,微沸稍稍冒小泡即可;? 再另取鍋放入50 克水和150 克白砂糖,不用攪拌,中小火煮沸后繼續調小火熬煮;熬煮至糖水成褐色時,將熱的淡奶油加入,這時小心操作會有液體濺出戴個手套以免燙傷;最后把做好的奶油焦糖醬放入事先消毒過的玻璃瓶中,放入冰箱保存。?
把香蕉切片和芝士片一起放在吐司上,然后把吐司片對折封嚴實,雞蛋打入碟子里打成蛋液,吐司放入充分吸收蛋液(還可以加點牛奶,更香甜);鍋中放黃油融化,吐司煎至表面金黃即可。
秋天真是個金黃色的季節!
除了隨風翻涌的金色稻田,陽光下還帶著露珠的玉米,猶如串串金色風鈴的銀杏葉,窗前屋后暗香浮動的桂花,高大的柚子樹上黃澄澄的果實,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秋菊……
還有冒著熱氣,烤出小裂紋,溢出油亮亮的糖,露出軟糯焦黃的瓤的紅薯。
細數青蔥歲月里單純的小美好,“烤地瓜”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喜歡的那個人圍著深色的元寶針毛線圍巾,凍紅的鼻尖和純白的哈氣,還有捧在手心里熱乎乎的烤地瓜,干燥寒冷的空氣里都是能膩死人的甜蜜。
更是難忘小時在江邊烤紅薯的時光。找來兩塊大一點的石塊,豎起來做成土灶的樣子,再在上面搭幾根比較粗的木條,把大大小小的紅薯拍掉表面的浮土,擺放在上面。在灶肚里填上柴火,直接烤,多翻幾次,等烤到松軟剛剛好。
挑選表面光滑的紅薯清洗干凈,吸去地瓜表面水分,放在鋪好錫紙的烤盤中,烤箱預熱200℃烤1小時左右,即可。待烤箱縫隙肆意飄出的那股濃濃的香甜味兒時,勾起一股強烈的食欲,米兒已跑烤箱邊上巴巴地站好一會兒了。心里竟有些穩穩幸福的感覺。好不容易烤好出爐了,慢慢地剝開焦黃的外皮,連皮輕輕地咬一口,外面焦香,里面軟糯,驟然,心感溫暖。一份樸素的踏實,也隨著那半透明的內瓤在嗓子眼吞咽下去的一剎,仿佛一雙大手,安安穩穩地扶著你,陪你匯入川流不息的夜市、人跡……
不由想起兒時冷天里圍爐說笑的情形了,烤紅薯里自有家的氣息,溫暖和味道。
注意:1.紅薯要選擇表面光滑,單個重量不超過300的。2.烤箱溫度不能超過200℃,200℃是地瓜出油最快、出油率最高的溫度,還能防止地瓜出油后溫度過高出現有害物質。
小朋友超級喜歡烤紅薯,便在她的強烈要求下繼續烤紅薯咯。玉米粥、烤紅薯就著泡清筍,很爽口的感覺。每一口紅薯吃前放一片泡菜一起入口,紅薯綿軟,泡菜爽脆,不會被噎到口感也豐富很多。據說泡菜還能中和吃紅薯后體內產生的味酸。強烈推薦哦!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