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202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電影《魔法滿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于“天賦”的奇妙故事。
片中的馬瑞格家族人人都擁有天賦魔法,甚至連他們居住的魔法大樓中的一磚一瓦都能“通靈”——除了女主角米拉貝。
最初,因族長外婆獲得一只“永不熄滅”的蠟燭而開啟魔法,她的子女、后代同樣擁有不同魔法。
米拉貝的媽媽能用美食治愈人心,米拉貝的姨媽能用心情影響天氣。
馬格瑞家族的每個孩子到一定年齡,就能開啟自己的魔法大門,獲取天賦力量。米拉貝的表姐是順風耳,表哥會變身。她的兩個姐姐,路易莎和伊莎貝拉,一個強壯、一個優(yōu)雅,兩人分別是“力量”和“美”的象征。
這一日,米拉貝的小表弟安東尼奧即將獲得“天賦”。他心中既期待,又緊張,米拉貝給他安慰,為他加油。他的天賦之門開啟,大家發(fā)現(xiàn)門后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動物世界”。
原來,安東尼奧的天賦是能聽懂獸語,他成了“萬獸之王”。他的這個天賦為家族爭得新榮耀,眾人歡欣雀躍地慶賀起來。
米拉貝雖為他高興,心中難免失落。她獨自回到魔法大廈,突然發(fā)現(xiàn)地板、墻壁上顯現(xiàn)出現(xiàn)條條裂痕,而象征家族命運的蠟燭也即將熄滅。
家族危機迫在眉睫,米拉貝趕緊把所見告訴家人。族長外婆卻全沒當回事,眾人也以為一切只是她的幻覺,甚至認為她是因嫉妒而“無理取鬧”。
米拉貝為了弄清真相,挽救家族,獨自展開調查,卻因此發(fā)現(xiàn)家族成員諸多“秘密”。
一、“天賦”可能是一種束縛
現(xiàn)實生活中,也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天選之子”——擁有天賦使命和才能,能從容自信地征服世界,并贏得他人尊重。
然而,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體會到“天才”背后的壓力和苦澀。
米拉貝的大姐路易莎力大無窮,能扛起各種重物,因而深受眾人喜愛與依賴。路易莎也不負眾望,不斷施展“神力”,幫大家排憂解難——搬貨物、扛毛驢、抬鋼琴。
然而,她表面上看似無所不能,實則內心早已苦不堪言。一方面,眾人不斷加碼的期待,令她“壓力山大”。而為了不讓他人失望,路易莎總是默默將所有重擔扛在肩上。
另一方面,路易莎感到自己的天賦力量在不斷減弱。她擔心失去“神力”后,遭受眾人恥笑,甚至拋棄。
米拉貝的姨媽佩芭,能用情緒左右天氣。一朵“氣象之云”時刻懸浮在她頭頂,這讓她深受其擾。因為她成了一個無法隱藏情緒的人,無論何時何地,“氣象之云”都將她的真實心情明白無誤地展現(xiàn)給眾人。
同時,米貝拉還有一個神秘消失的舅舅,全家人都對他閉口不談。原來,布魯諾舅舅有預知未來的“天賦”。
然而,當他不斷言中很多人不愿面對的糟糕未來時,他成了眾人避之不及的“不祥”之物。一日,布魯諾突然神秘失蹤,卻沒人想去找他,他的名字更成了全家禁忌。
米拉貝的小姐姐伊莎貝拉不僅顏值高、性格好,還能控制鮮花生長。她即將和鎮(zhèn)上的高富帥馬里亞諾訂婚,開啟幸?;橐錾?。伊莎貝拉方方面面都無比出色,是受人人稱贊的“完美寶貝”。
然而,當米貝拉不小心搞砸了她的訂婚宴去和她道歉時,才發(fā)現(xiàn)姐姐另外一面。
原來,伊莎貝拉早已被困在“完美人設”中——時刻保持優(yōu)雅、美麗,不斷迎合所有人期待,卻將最真實的自己深藏心底。
法國作家伊麗莎白在《她世界》中曾言:完美主義的女性“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承擔各種責任,并認為做任何事都要投入同等精力,以求盡善盡美。往往在履行了許多‘義務’之后,她們才用剩下的一點兒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在伊莎貝拉的魔法屋中,所有植物本都是嬌艷的鮮花。而因憤怒長出的仙人掌,卻令她豁然開朗。原來,她有表達心聲的自由——即便是負面、否定的,即便這讓她不完美。
面對前來道歉的米拉貝,伊莎貝拉說出真心話:她根本不想和馬里亞諾訂婚,做出這個決定只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量。
米拉貝的到來讓她打開心結、釋放天性,讓她敢于展現(xiàn)最真實的自己。
二、“天賦”不代表人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生動的個體,而不能用某一項“天賦”技能來概括。就如同,一束花不能單由香味來定義,一杯酒不能單用色澤來判別一樣。
所謂“天賦”不過是人性多棱鏡中的一面而已,用得好是錦上添花,反之則可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
而面對艱險、困頓時的抉擇,更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本質。
就如電影《魔法滿屋》中的女主角米拉貝,她未能如其他家族成員那般開啟自己的天賦,這一度成為她內心的隱痛。
當她“看見”魔法大廈將要開裂倒塌,家族魔法即將消失時,眾人們多以為這是她為了掩飾內心失衡而編造的謊言。
米拉貝為了證明自己,毅然決定獨自一人“冒險”找尋原因,拯救家人。
她積極尋找線索,力圖在每個人的言談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
她進入舅舅布魯諾的魔法屋,冒著狂暴的沙塵,找到一塊顯現(xiàn)自己身影幻象的石板。
為了探尋背后寓意,她跟隨奪走石板的老鼠,找到消失已久的舅舅的藏身之處。
原來,布魯諾舅舅并沒有離開家。而是因為看他預見到魔法家族崩塌的幻象,而心生不安,并一直躲在餐廳后的墻壁里。
米拉貝的突然出現(xiàn),讓舅舅體會到久違的溫暖。同時,米拉貝讓舅舅再一次運用“預言”天賦,解釋石板上出現(xiàn)的圖畫。
透過幻象,舅舅發(fā)現(xiàn)米拉貝就是那把破解家族危難的“鑰匙”。然而,家族命運最終將走向何處,他卻也無法看清。
此前,米拉貝無意破壞了姐姐伊莎貝拉的訂婚宴。按“幻象”所示,米拉貝必須盡快修復和伊莎貝拉的關系,才能挽救家族。
雖然,她心中極不情愿,米拉貝還是主動來到了伊莎貝拉的魔法屋,向她道歉。卻也因此打開伊莎貝拉的心結,讓她放下“完美女性”包袱,勇敢做自己。
然而,米拉貝所做的一切,并未得到族長外婆認可,甚至認為她是在存心搗亂。為此,米拉貝和外婆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此時,魔法大廈開始出現(xiàn)裂縫,并即將倒塌。
眼看,擺在外婆窗臺上那根象征家族力量的蠟燭快要熄滅。米拉貝縱身上屋,拼死要守護蠟燭。然而,在她跌落廢墟之際,蠟燭卻還是熄滅。
有時,最大的破壞并不來自于外界的敵人,而往往源于家人間的猜疑與隔閡。
當一切“毀滅”后,外婆的態(tài)度卻開始發(fā)生轉變,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把大家“逼得太緊”。外婆向米拉貝講述起過往,并終于領悟到:奇跡并不是某項魔法天賦,而是人本身。
而比起擁有某項技能,一個人善良、勇敢、堅定的內心,才是最可貴的天賦——就如影片中的米拉貝。
最終,當一家人“心心相印”地站在一起,即便眼前已是一片廢墟,依舊能再搭建出美好新家園。
三、敞開心扉,才能直面恐懼
很多時候,評判他人容易,而要看清自己卻更需智慧和勇氣。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認識自己,需要坦誠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需要直面內心的傷痛和缺憾,更要有放下過往、剝除偽飾的決心。
如電影中的外婆,她一直是馬格瑞家族威嚴的“大家長”。當初,因她獲得一只永不熄滅的蠟燭,才開啟整個家族的魔法傳承。
雖然,外婆早已看出燭火日趨熄滅,整個家族“危機重重”。然而,她卻極力掩蓋真相,裝出一副太平無事的模樣。
殊不知,外婆作為家族的主心骨,作為神奇魔法世界的開創(chuàng)者。她外表看似強大、無畏,內心深處實則充滿“恐懼”。
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言:“最不討人喜歡的恐懼,其實具備著最重要的價值。只有恐懼,才能強有力地打破我們的自戀狀態(tài),告訴我們:你,真的很渺?。荒?,必須放棄一些虛假的自大,而去尋找真正重要的東西?!?/p>
當米拉貝奮力挽救,燭火卻依舊熄滅后,一個人灰心喪氣地走開。這時,外婆來到她身邊,向她袒露心扉。
原來,外婆年輕時與外公相愛、結婚,并生下米拉貝母親、舅舅、姨媽三胞胎。忽一天,強敵入侵,外公、外婆帶著三個年幼的孩子奮力逃亡,外公卻不幸慘死在敵人刀下。
危難之際,河神顯靈保護了外婆和三個孩子,并將一只永不熄滅的蠟燭送給外婆。馬格瑞家族因而獲得上天賜予的“奇跡”,成為魔法的擁有者和傳承者。
這根神奇的“蠟燭”拯救過外婆和孩子,也是家族得以存續(xù)的根本。當蠟燭眼看熄滅,魔法即將消失,這對外婆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她不想再失去家人。
她所做的一切——對可能出現(xiàn)“災難”的抗拒,及對米拉貝這個“異類”的否定、排斥,不過是想繼續(xù)維護魔法世界的穩(wěn)固,及自我堅強、高大的形象而已。
如《她世界》中所言:“很多時候,這種高高在上,看似堅不可摧的自我形象,其實是用來保護脆弱的‘自我’概念的堡壘或煙幕,這個‘自我’害怕被揭穿,經不起批評,稍不順心就惱羞成怒?!?/p>
然而最終,魔法大廈還是無可挽回地崩塌。外在的一切轟然而逝,“脆弱”暴露無遺,然而眾人想象中的“擔憂”卻并未發(fā)生。
這時,外婆才終于勇敢“直視”和剖析自己。她真誠向米拉貝道歉,并熱情歡迎被“放逐”的小兒子回家。家族成員們第一次坦然面對“平凡”,并勇敢接納每一個“不同”。
確實,唯有敞開心扉,才能撫平過往傷痛;唯有放下偏見,才能擁有一個家族真正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