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的東西少一個都不行

和朋友聊天,邊聊邊吐槽自己的老公。去醫院看病,如果我說你如果有時間就陪我去,如果沒有那便罷了。結果老公因為約了練車,就沒有陪朋友去。任由朋友一個人去了醫院。一開始的時候她還沒覺得有什么,直到到了醫院。開始掛號,繳費,各種抽血檢查,別人都是有人陪著,或者說幫著排隊繳費等等,而她自己全程下來都是一個人,忙忙碌碌,形單影只,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生怕排隊去晚了就要白白多等那一個或半個鐘。因為早上沒吃飯,抽血后便覺得自己體力有點透支,拎個包胳膊都是疼的,再看看別人,都有家人陪著一手拎著包一手拿著吃的,她自然開始覺得心酸委屈。她說,她老公是打電話問了情況,可是卻說:你那邊要是快結束了我就不去了。這下朋友真是爆發了,直接掛了電話。她跟我說;當初自己真是傻,為啥沒擦亮了眼再看看這個男人有沒有當丈夫的資格,能不能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一股腦兒覺得對自己好就嫁了。現在倒好,是覺得自己越來越漢子,也越來越堅強,同樣也越來約不需要自己的老公了,因為沒他自己也可以把事情做完、做好。那他也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插一句題外話,對于朋友圖老公對自己好,我倒是想起一句話:你嫁人圖什么都別圖他對你好,因為對你好是最基本的要求。這還真是應驗了吧。

我覺得任何配套的東西都有配套的理由。飛機需要有翅膀,魚要有魚鰭,醫院需要有醫生,作家需要有讀者。那么婚姻,自然是兩個人的事情。它是男女雙方因為某種需求結合而成的,也就是說它是男女配套的結果。而不是簡單的同居關系,是建立在兩個人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在一場矛盾中缺少一人便不能稱之為矛盾,在需要相互扶持情況下,缺少一人都對不起“相濡以沫”這個詞。在婚姻這個整體下,需要兩個人的齊心協力,但凡缺了其中一者,那這婚姻便不會幸福,又或者說只是一個人的獨行,而不能稱之為婚姻。

現代社會,凡事都講究個團隊合作。婚姻同樣也是一個團隊,是一個整體,是一個配好套的圍城,如果想把這個圍城經營的好些,就需要兩個人共同的努力。若沒有了雙方的配合,那么圍城恐怕只能是空城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