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就那么幾年,陪伴他成長比什么都重要!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比你高比你壯、有思想有行動、不需要你的時候,痛心疾首、悔不當初。要知道,我們的人生不可重來,孩子的也一樣!
——橙子君
壹
3月6日,也就是昨天,
本地電視臺報道一個孩子離家出走的消息,
看完之后,橙子君幾欲飆淚,
還是被滿腔的怒火給憋回去,烘干了。
初春的夜晚,火車站廣場的上空,
飄著幾顆星,乍暖還寒,
十歲男孩軒軒,單薄的身軀,冷酷的眼神,
后背上壓著一個大包,手上還拖著一個大包,
要是個頭再高些,遠遠望去就是一個流浪漢。
帶著禁閉的心扉,帶著碩大的行李,
軒軒執(zhí)意要離開這個沒有溫暖的家,
這不是他的首次離開出走,
嚴格的說是第八次逃亡,
意欲踏上蚌埠的列車,尋求母愛。
由于實名制購票,沒有身份證的軒軒,
無法奔赴遠方,只得獨自彷徨在廣場上。
在車站移動警務室,在熱心民警的細心問詢下,
軒軒掉下了孩子應該有的淚水,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他生活在一個離異家庭,
如今,爸爸又和另外一個阿姨住在了一起。
對于十歲的軒軒來說,這個家庭有點冷。
晚上天很冷了,軒軒不能在廣場上過夜,
民警聯系了孩子的爸爸,
爸爸在電話那頭說:
“我很忙,正在跟客戶談事情!”
幸好,奶奶來接孩子了,
奶奶也說:“爸爸很愛他,辛苦工作,
就是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活”
最終,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勸解,
軒軒扭扭捏捏,很不情愿的跟奶奶回家了。
貳
就上面這個事情,橙子君有兩點最是看不過去。
第一點就是滿口的“忙、忙、忙,忙著掙錢”!
相對軒軒爸爸說:再忙也要空出時間來陪孩子啊,
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什么?
還不是為了家,給孩子一個好的環(huán)境,
什么是好的環(huán)境?等你長大了,給你買大房子,
給你買這買那?再給你找個后媽!
當然都不是,而是孩子眼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需要的是爸爸給他一些時間,多陪陪他。
橙子君還真的就不信,一點時間都沒得,
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問題是即便陪孩子,
用心了么?不要只考慮員工的身份而忘掉了父親的職責。
還有就是必須要指出的是,
省下陪孩子的時間去賺錢,真的值得么?
有多少身邊的案例,告訴我們
父母以為的拼命掙錢為了孩子的未來,
卻忽視了孩子的現在,
橫亙現在和未來的鴻溝怎么填補?
類似的失敗的家庭教育的例子比比皆是。
希望軒軒的爸爸不要重蹈覆轍。
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和孩子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不要讓忙碌成為自己的借口。
國內外的諸多研究都表明,
雙親離異的家庭是向社會上輸送,
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來源之一。
橙子君,很痛心軒軒生在一個一個離異的家庭,
上文中,軒軒還說,爸爸和另外一個阿姨住一起,
可以看出,軒軒爸爸在準備或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既然如此,那么軒軒爸爸工作之外的精力,
自然不會聚焦孩子身上,
而是思索著如何取悅身邊的女子來的實在。
長期以往,對孩子的關愛漸漸缺失,
必然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滋長孩子的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
軒軒八次離家逃亡足可以證明這一點。
橙子君暗自認為,也許因為不愛了所以離婚,
本也無可厚非,但不能因此而傷害孩子,
孩子是無辜的,為了孩子請端正離婚的態(tài)度。
至于什么是離婚的態(tài)度,
橙子君看過一部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
看過一部電視劇:《我的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