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中,幾乎都有一位永不降臨的父親,他們或是實質上的脫離,或是精神上的缺席,以這種隱秘的方式決定了故事的走向。
最新作品《比海更深》,主人公良多與妻子離異,在兒子的生活中幾乎成了圣誕老人般的存在,在約定的日子才能見上一面。作為一名沒錢沒房沒車的人生輸家,生活加諸的狼狽頹喪讓他愈加寡言沉默,與兒子自然有些生分的。而他作為一名兒子,成為小說家的夢想似乎始終沒有得到自己父親的認可支持,兩人之間的嫌隙更是明顯?!恫铰牟煌!防锏母赣H一樣對同是阿部寬主演的兒子毫不吝嗇表示自己的失望,反倒是對并不擁有直接血緣關系的孫子有幾分寬容。含蓄內斂不善表達幾乎是東方父親肆不掉的標簽,或許是封建時代父父子子的倫理觀隨基因血緣一樣延續下來,但這樣的父親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在《奇跡》中,兩兄弟因父母離異不得不分離,哥哥隨母親生活,弟弟則隨父親生活。哥哥航一天然呆加成人臉完全是一副懂事的小大人模樣,住在外婆家的他甚至會在意照顧母親的情緒。跟隨父親的弟弟龍之介似乎更加隨遇而安,有著孩童該有的無憂憂慮。作為廢柴父親,小田切讓告訴龍之介:“人生也需要無用的東西,凡事都要有意義那么活得該多么累”。事實上,弟弟對父母離異的事實接受得更加順利,對新生活適應得更好。而航一的生活始終如同蒙著一層揮之不去的火山灰,當弟弟問他地下音樂是什么意思的時候,他會一本正經地說“就是努力工作”?!度绺溉缱印分斜уe孩子的兩個家庭,一位是渾身散發著優越感的職場精英,將工作視為家人,甚至比孩子重要。另一位是電器店的窮酸個體戶,卻認為父親是世界上無人可取代的工作。希望能用成績證明自己和父親一樣優秀的慶多,試圖從父親那里得到多一點點注意力,乖巧聽話得讓人心疼。而從不缺父愛的琉晴在面對這個世界和他人的時候,顯然不會那么局促不安,反倒有些堅持己見的任性和霸道。這樣的自信就像陽光,從來不需要證明自己的存在。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悲劇《無人知曉》,父親的缺席最為徹底。單親母親帶著五個孩子艱難度日,最終不堪生活壓力選擇逃離,丟下孩子們獨自生存。結果當然是讓人痛心的,孩子最終餓死了。這樣的父親徹底丟棄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動物界連飛禽走獸都視呵護后代為生存默認條件,在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中父親對親生孩子的背棄足以讓整個靈長類蒙羞。
最幸運的事情大概發生在《海街日記》里,雖然父親跟著情人離開留下三個女兒獨自生活,過世后小女兒又與另外三個女兒重聚一起生活,四朵姐妹花在同一屋檐下欣欣向榮,長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只是一位日本學者幾乎毫不客氣地指出四個女人能夠在同一屋檐下如此和睦相處的概率如同你能掀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表面一樣。
在一個孩子的人生中,父親的參與正如給他花他就香,給他夏天他就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