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脈產生興趣,是因為我一個朋友的爺爺是中醫,他和我說他爺爺教的他五行八卦,俗話說十醫九道。也就是說在中醫的理論中,陰陽五行和人體是息息相關的。而通過學習,發現確實如此!
首先,十二條經脈的名稱是有規律的。是手/足+某陰/某陽+某一個臟/腑的名稱,臟屬陰,腑屬陽,因此五臟六腑分占了六陰和六陽,其中五臟中的心臟分成心經和心包經,這是在五臟六腑這個詞形成后才形成的理論,所以這個詞就傳下來了,而不是六臟六腑。其中陰有三種類型,分別為太陰、少陰和厥陰。陽有三種類型,分別為太陽、陽明和少陽。因此算上手足的兩種類型,就是二六十二,十二經脈了。其中陰陽的區分是按照經脈是從手足的凹面還是凸面經過的,比如說胳膊肘和膝蓋(好想說擱愣蓋?。┚褪菍儆陉枺瑢母觳仓夂拖ドw內側就是屬于陰。也容易理解,就像山能照射到太陽的一面是陽,找不到的是陰,明顯胳膊肘和膝蓋的一面更容易照到太陽。下面依次介紹一下各個經脈和身體運行到對應經脈的時辰
手太陰肺經,運行的時間是早上3點到5點,寅時。為何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介紹呢?因為網上所有能搜到的資料都是從它開始介紹的,因為在后天八卦中記載的是“帝出乎震”。震為木,對應的就是寅時??人缘娜?,如果凌晨3點到5點沒有熟睡,那么咳嗽的會非常嚴重。甚至睡著的人也能咳嗽醒。因為這時候運行的經脈是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運行的時間是早上5點到早上7點,卯時。這個我是最深有體會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就是在這個時辰出生的)!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因為上學早,每天6點半就要被叫起來吃早飯,而早飯剛剛吃兩口的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想去衛生間!當時我媽還對我這種行為意見很大,每次都要說“這是什么毛病,每次吃飯都要去上廁所,就不能等吃完飯再去?”盡管要忍受我媽的嘮叨,但是我還是控幾不住我幾幾!甚至在周末不用早上6點半的時候起的時候,都會憋醒。
足陽明胃經,運行的時間是早上7點到早上9點,辰時。所以這個時辰是吃早飯的時候,但是現在很多都市人和大學生都沒法在這個時候吃早飯,這也是沒什么辦法,唉。
足太陰脾經,運行的時間是上午9點到上午11點,巳時。這個時候是人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時候,也是最適合工作的時候。因為脾主要負責造血和免疫。所以脾胃才經常一起說,因為脾胃確實是對應的。
手少陰心經,運行的時間是中午11點到中午13點,午時。這也是午休一小會兒對心臟好這個說法的來源,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手太陽小腸經,運行的時間是下午13點到下午15點,未時。小腸負責消化,所以有個說法是午吃飽,晚吃少,就是因為下午這個時候是最適合消化吸收營養的時候。這個時候喝一些茶是最有利于消化的,下午茶的說法不是憑空而來的。
足太陽膀胱經,運行的時間是15點到17點。申時。這個時候適合排泄尿液。沒有更多的了解了。
足少陰腎經,運行的時間是17點到19點,酉時。腎是藏精排毒之所,在古代,這個時候已經快休息了,因此這個時候不適宜劇烈運動。
手厥陰心包經,運行的時間是19點到21點,戌時。這時候肯定也是要保持心情舒暢,聽聽音樂,緩解一下壓力。
手少陽三焦經,運行時間是21點到23點,亥時。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生息,這也是為什么武俠小說中三焦經經常出現的原因,因為修煉內功最主要的就是讓真氣運行全身。
足少陽膽經,運行的時間是23點到1點,子時。子時睡得足,清晨氣色紅潤,沒有黑眼圈。
足厥陰肝經,運行時間是晚上1點到3點,丑時。最近右腳的大腳趾好像抻到了,再加上白天走了很多路,所以疼痛難忍。在白天的時候還好一些,但是到了半夜1點左右,如果沒有睡著的話,那么等待我的就是一夜的無眠。大腳趾在足闕陰肝經上,而足闕陰肝經對應的時辰是晚上一點到三點,另外肝臟是藏血的地方,所以這個時候睡不好沒有精神。這也是那句成語的來源,肝膽相照!
還有個發現,六臟中除了屬土的脾是在白天,工作精力充沛的時候,其他的都是要我們休息保持精力。這也是為什么說,臟屬陰,是藏精之所。
最后附上一個經脈的歌訣,我覺得還是挺朗朗上口的。
寅時氣血注于肺,
卯時大腸辰時胃,
巳脾午心未小腸,
申屬膀胱酉腎位,
戌時心包亥三焦,
子膽丑肝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