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app被開發出來后,他擁有全球最多的用戶數,但底層架構語言與主流的開發語言都不一樣,有著奇丑無比的UI設計,也有很多反人類的操作設定,用戶體驗也極其一般。運行了很多年后,終于有個用戶用不下去了,決定自己做產品經理,于是才有了這個故事。
這個App一共經歷過五個產品經理。
第一代產品經理接手時,底層架構稀爛,各種語言寫的代碼都有,app勉強能運行,但是到處報錯。從用戶翻身做產品規劃后,他先解決了軟件報錯,然后將產品的底層架構全部推倒重寫,完美主義的他總想設計得更全面,于是他用盡自己的一生在完善這個架構,但追求理想主義的他也留下很多BUG。在他的任期,APP的下載量得到了飛速的增長。他走后還留下一堆厚厚的開發指導文件供后人參考,并且影響著后面每一任產品經理。
第二代產品經理接手后,他覺得要讓APP運行效率更高,內存使用更少就必須對架構進行改良,如果還按照原來的語言繼續進行架構開發的話,很多功能實現不了,也很難盈利。于是他結合多種開發語言后天才般的創造了一個新的開發語言,他稱之為特色語言。之后他使用這個語言對BUG進行了修復并開發了能夠賺錢的功能,也確定了后期軟件的運營和盈利方向。他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不管C語言B語言,能夠盈利就是好語言。
第三代產品經理來了,其實他本身只是一個子模塊的開發經理,因為這個模塊開發質量高,BUG少所以被二代看中升職為產品經理。三代根據二代定下的基調,將整個app運營得非常成功,并且帶來了非常多的利潤。但是也因為追求盈利留下了很多不好的用戶體驗。如今他已經不在產品圈,但產品圈依舊流傳著他的故事,然而每次他都只是謙虛的說:很慚愧,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也許是因為三代太成功了,第四代產品經理默默無聞的度過了他的職業生涯,但是他的功勞依然被人銘記。四代延續了三代的運營模式,并且用高薪招聘了很多優秀的開發人員,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對代碼進行優化,將利潤優勢最終轉化為技術優勢,再用技術優勢創造新的利潤。通過這個模式,在他接手這段時間,軟件運行效率和盈利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各個子模塊的功能都得到了完善。這個模式雖然是三代提出的,但是卻在四代這里真正運用起來了,用戶把這個模式簡單的稱為:悶聲發大財。
第五代產品經理接手時,這個app其實已經相當成功了,他擁有全球第一的用戶數,全球第二的盈利指數,全球第一的運行效率,一直被人詬病的UI設計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提高用戶的滿意度,他將開發、運營、產品團隊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并為App的長期規劃做了明確的指示。內部利潤增長乏力之時,他決心將app和業務模式向外推廣,他推出了集成之路的大戰略,希望通過業務模式和技術優勢的輸出創造新的利潤點。人們把它稱作: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