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里講一講齊桓公后來做的哪些事實征服了諸侯的信任最終稱霸。
齊桓公幫助燕國打跑了山戎,幫助衛國打跑了狄人,幫助魯國趕走了亂臣賊子,此時知名度和曝光率已經非常高了,稱霸完成進度:70%。
后狄人又來騷擾邢國,邢國向齊桓公求助,當時剛幫衛國打完狄人,兵力疲憊,齊桓公問管仲這種情況下,是否要去幫助邢國。管仲建議道:“現在狄軍氣焰正高,邢軍仍有戰斗力。抗擊氣焰囂張的敵人,軍隊損失太大,幫助仍有戰斗力的軍隊,我們的戰功也不顯著。我們不如屯兵此地,等邢國軍隊失利、狄國軍隊疲憊后,再出擊攻敵,這樣我們既可以避免損失,又可以使戰功卓著。”
桓公接受了管仲的計謀,借口魯、邾兩國軍隊未到,留在聶北,遲遲不肯發兵救援。
管仲的這個計謀有養亂為功的嫌疑,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圓滑做事方法,依然適用當今社會很多場合。
我們簡單解讀管仲的做法:當你看到A遇到歹徒并在和歹徒肉搏時,你如果立即沖上去和A一起對付歹徒,你們聯手肯定能打跑歹徒,但是由于歹徒剛開打的時候必定是氣盛力大,你在參與過程中少不了吃拳頭挨揍,等打跑土匪后,A也只會認為你是幫了個小忙,他自己才是打跑歹徒的第一主角。
但是,如果等歹徒把A打的滿地找牙站不起來的時候,你再沖上去幫忙,此時由于歹徒體力不支肯定會逃走,你一來能免受拳頭之痛迅速勝利,二來被打的慘烈的A,也會把你當成救命恩人,因為沒有你,他今天就得被打死。
?這種選擇,適合于你的實力不小于歹徒的情況下,如果歹徒實力遠遠大于你,這時候就要講究與A合作打跑歹徒,這樣至少也能得到A的感謝。
否則等A趴下了,你再上去只會是下一個倒下的人。
? 這種做法確實很不道德,但是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立場,這里我們暫且不討論道德與否,只是單純的站在第三方剖析古人的故事和反思他們的做法。管仲是出色的政治家,他其實也有正義感,只是他做的一切,首先是服務于齊國稱霸的。
齊桓公的威名越來越大,諸侯之中沒有不前來拜服的,稱霸進度:80%,不過,有個例外——楚國就不臣服。
明天為大家分享一篇我的原創文章——用歷史教訓告訴你:如何撬開別人的嘴和你說話!這也一種游說的技巧。
管仲真的是一位奇才,如果誰能把他的故事研究透徹并變成自己的智慧,人生的格局應該能提高一大截。
古人云:讀史明智,這里的所有的文章,都是以史書故事為背景,通過對歷史事件的總結,提煉古人的經驗智慧。